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智能科技的定义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18
把牛顿称作“牛老爵爷”;在讲述进化论产生的背景时,说到1517年教皇为了重修圣彼得大教堂,开始大肆发放赎罪券,“这时候马丁路德站出来反对,你怎么还能一边卖点卡,一边卖道具啊”;讲到物种的变异问题时,引用侯宝林的相声段子说,要是全国人民都长一个模样,那照相馆就没饭吃了,“美图秀秀之类的App也不会诞生了” 虽然讲的是科学故事,怎么听起来像是相声或评书啊?没错,这些内容就来自一档用评书风格讲科学史的音频节目“科学史评话”,它的讲述人叫吴京平
把牛顿称作“牛老爵爷”;在讲述进化论产生的背景时,说到1517年教皇为了重修圣彼得大教堂,开始大肆发放赎罪券,“这时候马丁路德站出来反对,你怎么还能一边卖点卡,一边卖道具啊”;讲到物种的变异问题时,引用侯宝林的相声段子说,要是全国人民都长一个模样,那照相馆就没饭吃了,“美图秀秀之类的App也不会诞生了”
虽然讲的是科学故事,怎么听起来像是相声或评书啊?没错,这些内容就来自一档用评书风格讲科学史的音频节目“科学史评话”,它的讲述人叫吴京平。现在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他是众多科普音频主播中的一位,这个新兴职业所做的事情,就是把科学讲给你听。
“欢迎收听科学史评话。”对于吴京平在喜马拉雅App上的22.5万粉丝来说,这句开场白熟悉又亲切。这些粉丝中不乏从2014年节目开播就开始收听的“老粉”,有人“从高中听到大学”,有人“听了几年,依然上瘾,不舍得放下”。
一档科普音频节目为何有这样的魔力?一位听众的留言或许能给出一种解释:“主播评书风格很搞笑、很有趣,但其中的科学思想又很严谨,干货很足。”一开始做节目时,吴京平倒是没想那么多,他最想告诉听众的是,“科学发现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科学不仅不枯燥,还可以很好玩,这是吴京平打小就形成的认知。吴京平在北京的一个军工科研大院长大,家人从事的是导弹研制工作,生活中围绕的都是科研工作者。由于父亲是中国航空学会的会员,他的家里常有赠阅的《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杂志,还有很多父亲买来的科普书智能科技的定义。他爱看叶永烈的《科学家故事100个》,也在中学时尝试着读《从一到无穷大》。
吴京平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订阅的《我们爱科学》杂志上就刊登过专门给孩子写的科普相声剧本,他还跟小伙伴一起表演过。那时的他肯定想不到,这种将科学与传统曲艺相结合的做法,会成为自己日后的职业。
2014年,吴京平的好友汪诘在读完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后大为惊叹,于是自己开始动笔写《相对论史话》。那段时间,汪诘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给吴京平他们讲相对论的故事,听得吴京平心里技痒难耐,憋了满肚子的话没处说。那时,正好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App刚上线没多久,吴京平就开始尝试录制音频,在喜马拉雅App上播放。
吴京平第一个音频专辑是《地球的刻度》,他以相关图书为蓝本,结合自己从小听到大的相声和评书,成为第一个用评书风格讲科学的音频主播。该系列音频一播出,就吸引了不少听众。此后,他的“行星传奇”“伟大的试验”“柔软的宇宙”“量子力学外传”“物种起源”“通俗医学史”等专辑陆续上线。
为了保证科学内容的准确性,吴京平需要查阅大量书籍资料,相互印证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后来他干脆辞掉工作,成为了一位专职的科普音频主播。他的节目在喜马拉雅App的IT科技类热播榜中位居前列,累计播放量已近1400万次。
2019年8月,吴京平的《达尔文的战争》一书出版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以收听他的音频节目,读与听成为了一种综合体验。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在线亿。在各大在线音频平台的内容中,科技类节目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在喜马拉雅App,科技类节目就是受到关注较多的节目类型。它的科技类音频节目通常包括科技资讯、科普知识和科普读物音频化,代表性节目包括《原来是这样?!》《回到2049》《36氪8点1氪》《汪诘:科学有故事》《科学史评话》等。排在IT科技类热播榜第一位的《原来是这样?!》播放量已达2.3亿次。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风口的爆发又为科普音频节目添了一把火,互联网上的科普音频节目越来越多。
在喜马拉雅App上,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淼开设了专栏《淼叔讲给孩子〈三体〉中的物理学》。得到App则聚集了计算机科学家吴军、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知名天文科普人高爽等一众科研和科普大咖。
两年前,高爽辞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职,成为一名全职科普人,他创办了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得到App音频课程《天文学通识30讲》的主理人,他的听众由课堂上的学生变成了2万多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
高爽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参加博士毕业答辩时,根据学校规定智能科技的定义,无论是什么专业领域,无论是什么论文主题,都禁止使用PPT和多媒体手段。“我只有15分钟、一块黑板和一盒粉笔。当学院秘书把粉笔递到我手上起,答辩的计时就开始了。”高爽回忆说。如今,传播科学的声音朴素得正如当年那盒粉笔,只不过它比粉笔更能打破时空的限制,搭载科学抵达更遥远的地方。
“科普音频节目越来越丰富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把复杂的专业知识翻译成普通人能听懂的内容。而我更像是一个二传手,把这些科学知识转化得更加好玩、更有特色。”吴京平说,“除了好玩之外,这些科普节目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们还原了科学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创建新理论的过程,而这是人类思想的演变过程。”
其实,用声音传递科学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稀罕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开播过《自然科学讲座》《科技与社会》等科普广播节目。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类科学广播节目《照亮新闻深处》更是受到很多听众的喜爱。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张祎在论文《音频科普的现状与展望》中分析说,音频节目具有利用碎片化时间、解放双手和双眼、易于制作和分享、能实现实时互动等种种特性,这些也正是科普音频节目的优势所在。同时,基于这些特点,音频形式的科普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比如,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可能会弱化科学普及的效果;音频节目制作成本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会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声音媒介不适合一部分科学知识的呈现等。
张祎还强调,当前科普音频节目的受众与迫切需要科普的人群存在一定偏差。根据调查,使用移动电台的核心用户是一线城市具有中高消费能力的中年男性。反观科普工作的覆盖面,首先应以实现全民科普为目标,其中青少年应当是重点对象,容易受固有陈旧观念影响、易被谣言欺骗的老年人也应是重点科普对象。显然,这两类人群并没有被主要纳入科普音频节目的影响圈内。
即便如此,张祎仍对科普音频的未来表示乐观。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加入,科普音频节目的科学性得到加强。未来,科普音频要想借知识付费的东风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多“干货”来吸引公众的消费意愿。“除了专业人才的加入外,还需要科普节目更加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规划性,在广度的基础上对内容深度进行挖掘智能科技的定义智能科技的定义,让订阅消费的听众感到物有所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