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科技的政策科技强国的四个意义科技解读科技发展历史简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2018年夏天,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18年“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成为北京科普圈热议的话题
2018年夏天,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18年“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成为北京科普圈热议的话题。
本届大赛在延续“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大主题的同时,以“韧性城市 智享生活”为年度主题,以彰显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城市系统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智慧与美好。大赛设立科普动画、科普漫画、科普交互、科普文学、科普微拍5个作品组别,涵盖了新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科技的政策,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社交、获取信息、传播与学习的主要平台。中国科协科普部、百度数据研究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显示国家对科技的政策,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3亿。互联网发展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传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科技强国的四个意义。
今天,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已经渗透进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如此大环境下,忽视新媒体就意味着错过了最广泛的受众。
新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强大功能科技强国的四个意义,例如它可以含有大量的信息内容,也可以个性化地将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外科技解读,其还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功能,可以让住在地球两端的人交流和通信,这些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单一、单向的传播方式,代之以多渠道、去中心化以及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
科普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同样要依赖传播平台和传播工具。社会性科技发展历史简史、群众性和持续性这些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大规模、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在这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媒体上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可以利用微信、QQ科技解读、博客、微博等多方式多角度展开,接收到科普信息的受众可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转发,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转发一条微博或者微信轻松地传播科学知识。
近年来,科普载体已由过去的宣传栏、展馆、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逐步向互联网过渡。2018年7月在百度搜索“科普网站”,相关网页达到1790万个。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大众中的普及,科普也日益与新媒体结合,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满乐趣;云计算国家对科技的政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
由腾讯公司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获取及传播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从科普内容的传播渠道上看,超过86%的内容分享通过微信完成,其中47.3%是分享给好友,39.3%是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朋友圈是目前最活跃的社交平台,容易引发裂变式二次传播,是传播扩散的有力平台。
新媒体不但成为科普的主要平台,其还使科普精准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化科普是发展的趋势,面向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是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比如,对于成年男性,主要推送前沿科技的相关内容;对于女性,可以主打健康医疗相关话题;面向青少年,离不开自然地理科普主题的传播。而不同的主题内容也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航空航天的内容就最适宜用视频方式予以展现科技发展历史简史,应急避险类主题适宜用图文来表达。
新媒体带来的改变之一是传播主体的改变。美国《连线》杂志评价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知识传播的权力不再被新闻机构垄断,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者,每个人都是知识传播者。诚然,这带来信息传播迅速、知识多元化的益处,但反过来,也使知识传播面临科学性与权威性的挑战。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认为,目前互联网上有四个“太多”:一是道听途说的八卦谣言太多;二是缺乏理性的极端情绪宣泄太多;三是故作高深或假托名人的心灵鸡汤太多;四是违背科学原理的生活常识,尤其是似是而非的养生保健知识太多。
据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媒体传播的伪科学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喜欢用“100%”“第一”等夸大性词语。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科学家在新媒体上传播更多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尽管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机会,但仍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和打击伪科学的力度,让最优质的科普资源脱颖而出,获得指数级的传播。
谈到新媒体时代的科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科普数字化。已经完成的报刊科普或者影视科普作品,都可以转化成数字化产品,发布在各种新媒体上。例如,将这些作品制作成电子杂志、电子书、数据库文档、数字化多媒体,或者发布在多个网站的栏目、博客、论坛里,或者提供给手机、移动电视等,这为传统媒体的科普创作提供了新媒体的生存空间。
本质上讲,由传统媒体作品直接转成的数字化作品,只是最后的传播载体的变化,在创作之初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或者传播特性,称不上新媒体时代的科普创作。
新媒体技术具有多媒体与超文本、互动性与游戏化、虚拟化与模拟化等特点,科普作品的创作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些技术特点。
在构思之初,就要充分利用某一软件或者某些软件所能提供的强大功能,看看能否集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要素,创作数字化时代的多媒体科普作品。这时的科普创作,可能不再是由一两个人直接完成,而是要有一个创作团队;或者说,除了文本创作外,主创人员还要提供该作品的多媒体化思路。
近年来,随着4G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流量资费的大幅下降和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日益增加,视频与游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科普方面,与文字和图片相比,视频拥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趣味性强的特点。因此,科普短视频渐渐成为新媒体科普的主要形式,它降低了公众对科技知识理解的难度,缩短了公众与科技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科普效果。
同时,游戏类科普也逐渐升温。比如“Super Sports Surgeon”(超级体育外科手术)就是一款出色的科普类游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十大医学类科普游戏的第一名,世界卫生组织评定的医生必玩的电子游戏。
广义的科普游戏是指具有一定科普功能,能够向参与游戏的用户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游戏。目前一些网络游戏虽然未被定义为“科普网游”,但其在内容或情节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科普功能,如某些带有科学知识内涵的教育游戏、严肃游戏、绿色网游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强调了游戏的健康性与教育性。虽然这些游戏也具有一定的科普功能,但由于游戏设计并非以科普为目的,因而属于广义的科普游戏。我们经常提到的益智游戏和休闲游戏都能划归到广义的科普游戏范围内。
狭义的科普游戏则是指以科普为目的、以互联网为数据传输介质,参与用户可以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游戏。
科普游戏以游戏为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对用户富有吸引力,并能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科普功能。区别于传统科普形式,科普游戏因其娱乐性和趣味性而更容易为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
同时国家对科技的政策,在科普受众分散化的背景下,游戏正好能为科普带来全新的模式。目前游戏领域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这一点恰恰是科普所期望的。如果能借助游戏这个平台,使得一部分游戏用户转化为科普用户群,就很容易促进科普的推广。此外,游戏具有很丰富的叙事能力科技强国的四个意义,丰富的游戏情节有助于科普知识的理解。还有,游戏具备强大的虚拟世界构建能力,科普往往无法将完整的科学过程和科学原理清晰地呈现给受众国家对科技的政策,而游戏可以构造一个很强大的虚拟世界,更为形象地展现科普知识。
目前我国科普游戏不仅作品数量少、影响范围小,而且参与创作的群体较单一,仅是科普、教育等相关机构在主导和促进狭义的科普游戏的开发与推广,较少有网络游戏企业主动参与到科普网游作品的开发和制作中。
要完成体现新媒体特点的游戏化、虚拟化、模拟化的科普作品,就需要一个优秀的创作团队,而传统媒体的那些优秀科普创作者只是科普作品的脚本写手或者创意人。即使是个人进行科普创作,也要求科普创作者具有新媒体意识,最好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新媒体的创作工具国家对科技的政策,从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方面表现科普内容。这类科普创作人才的稀缺,无疑会制约新媒体在科普方面独特优势的发挥。
特别是科普游戏领域,相关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培养较快,但选题策划和内容脚本的创作人才却很少,能够参与创作优秀科普网游作品的人才就更加缺乏。不仅既懂游戏又懂科普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能够参与科普游戏策划的复合型团队也很难组织。这造成了游戏企业即使对科普游戏有兴趣,也很难有开发与策划人才创作出优秀的科普游戏作品。
新媒体时代对科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科普与新媒体完美结合则是新时代科普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