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方面的知识内容中国科技改革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6
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新区作为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开发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40年来,各类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开展制度创新的先行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发展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开发区存在重复建设、缺乏统筹机制、对区域战略支撑能力不足、体系设计有待加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以推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
强化开发区创新功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国民经济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区已成为科技创新重要载体。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开发区既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和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
开发区是开展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制度创新是创新的前提。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践行了我国先行先试的社会主义特色实践。比如国家自贸区开展的100多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发区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自成立以来,开发区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发展过程中,开发区围绕各主导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也显著推动了金融、信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另外,开发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的转变。
根据中国开发区网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我国拥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共计689家。综合来看,表现出以下发展特征。
功能定位多元,各有侧重。从功能定位上来看,各类开发区各有侧重,总体上可以分为3类。一是经济和产业发展功能区,包括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通过投资新兴产业,吸引外部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开放合作功能区,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主要功能为便利对外贸易,促进国际大循环。三是综合发展功能区,包括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探索等重大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空间布局多样,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和产业合作的主平台,目前国家级开发区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密集分布。从东中西部地域来看,截至2020年底,我国东、中中国科技改革、西部的国家级开发区总数量分别为314家、135家和156家,东部数量超过中、西部之和;东部国家级经开区的生产总值约为中、西部之和的2倍,财政收入约为中、西部之和的2.5倍;另外,从南北地域来看,南方开发区数量(416家)约为北方(251家)的1.5倍。
主管部门多样化中国科技改革,以商务部主管为主。我国开发区主管部门多样化,主要有商务部、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从主管部门来看,商务部负责的开发区类型和数量最多,有国家级经开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3类,截至2023年5月,商务部负责的开发区共有270家,占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总数的40%;其次是科技部,负责国家级高新区176家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3家,占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总数的29%;第三是海关总署和国家发改委。
虽然开发区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地理位置重复、缺乏统筹机制、对区域战略支撑能力不足、体系设计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开发区未来要强化一体化部署,积极发挥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一是要扩大系统性整合范围,树立典型。以促进产业链分工协作和产业空间集聚为目标,在区域内鼓励将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作为发展主体,对周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和整合,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一方面,应开展更大范围的整合试点工作。可以选取一些发展较为成熟、当地市场经济环境较好、有较强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开发区作为试验区,如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展整合试验并密切关注改革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600余家国家级开发区中通过综合评价遴选60家左右,由国家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二是要回归本源,错位发展。按照定位明确、协同高效的原则,梳理各类开发区功能定位,比如经开区要更加集中发展经济贸易,以集聚方式实现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高新区要始终把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核心任务;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则应更聚焦于吸引两国边境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开发区要聚焦高质量和现代化,聚力系统性重构和创新性变革。各开发区要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要一体化部署,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要建立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机制制度,加强对各类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首先,应准确把握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定位,优化与国家区域战略相匹配的部门协调机制。开发区要围绕和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摒弃以自身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观念。其次,在国家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将开发区建设纳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完善开发区发展支持体系。此外中国科技改革,建议开发区主管部门间形成定期协调和联合办公等机制,给予开发区发展指导,缩短信息反馈和决策时滞,宏观把控全国开发区的发展步调。
四是要加强考核,优胜劣汰。应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完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可以从绿色、创新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另外,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开发区建设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并与主管官员的政绩考评挂钩。对评价考核优秀的开发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按照“淘汰撤销一批、转型提升一批、整合优化一批、创建打造一批”的思路,加快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开发区发展新格局。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科技方面的知识内容、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科技方面的知识内容。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