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定义科技强国重要意义科技书籍大全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1
■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这是近代以来所未曾有过的重大改变,表明我国科技发展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
■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这是近代以来所未曾有过的重大改变,表明我国科技发展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
■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审议通过一系列重要科技体制改革文件和方案,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和时间表、路线图。科技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政府职能转变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以来,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前瞻布局,强化系统部署科技书籍大全集,以宏伟的创新事业和高水平创新载体加速创新要素聚集科技强国重要意义,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鲜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科技创新进行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谋划,推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开拓了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科技的定义。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科技书籍大全集、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这是近代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改变,表明我国科技发展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为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蓄积强大动能;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面向、依靠”到“深度融合、支撑引领”转变,推动我国迈上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通道;创新主体从科研人员的小众向大众创新创业转变,科技创新与“双创”融合共进,汇聚起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位势从被动跟随向积极融入、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转变,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2016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5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08%。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50.8%,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数和国际热点论文数双双攀升至世界第3位,8个重要领域国际科技论文引用率排名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塑造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科技书籍大全集、纳米催化、极地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并首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超导大会马蒂亚斯奖、国际量子通信奖等国际权威奖项,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大幅跃升。战略高技术捷报频传,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自主研发的核能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和新一代高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已成为全球多极化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在主动布局和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方面迈出历史性步伐。启动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与美国、欧盟等主要创新型经济体建立创新对话机制,“科技伙伴计划”基本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覆盖科技强国重要意义。举办“清洁能源·创新使命峰会”和首届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引领支撑新旧动能转化,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移动通信、核电高温气冷堆、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铁、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风能和光伏关键部件和设计制造技术、“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等,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成效显著。自主研发的3.0T超导磁共振系统、全球首个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阿帕替尼抗肿瘤新药等为改善民生提供科技支撑。科技扶贫行动成效显著,以科技创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北京、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现,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科技强国重要意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启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北京中关村与贵州大数据试验区等开展深入合作。
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以科技创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创新平台。全国4200余家众创空间、36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余家企业加速器,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创新型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审议通过一系列重要科技体制改革文件和方案,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和时间表、路线图。科技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政府职能转变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书籍大全集,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健全国家技术预测机制,完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推进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院士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等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全面重塑。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形成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简政放权迈开大步,专业机构全面承接国家科技计划具体项目管理,国家科技计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建立和完善围绕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国修订完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发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从修订法律、制定配套政策到部署具体行动的“三部曲”科技书籍大全集。支持各部门和地方跟进出台一批具体落实措施,形成中国特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科技强国重要意义。
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成效彰显。在国有科技型企业中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对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实行递延纳税等优惠政策,有利于激励创新的中长期分配机制初步建立。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至全国,修订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制定实施“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专项规划,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格局。围绕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战略高技术布局,部署军民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专项,军民共用技术项目一体化论证和联合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论证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
党的以来,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前瞻布局,强化系统部署,以宏伟的创新事业和高水平创新载体加速创新要素聚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重大科技任务部署加快推进,蓄积先发引领势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重要战略领域凝聚和培养一批建制化的科技创新力量,累计申请专利4.2万项,已获专利授权1.1万项,形成技术标准8400多项。部署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信息、海洋、空间等重点领域启动42个重点专项1300多个科技项目,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打造局部领先优势,为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蓄积强大势能。
基础研究加速赶超引领,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科技工作者增强创新自信,勇攀科学高峰,在全球首次通过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开展星地量子通信实验等。我国科学家对国际科学前沿进展和人类知识创造的重要贡献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国。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新格局,构建重大创新的策源地。着眼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已布局建设的48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梯次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造科技创新“国之重器”。
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启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科技的定义,启动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推动央企考核办法改革科技书籍大全集,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搭建开放协作平台。华为、联想、中国中车科技强国重要意义、中国电科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在高速铁路、智能终端等领域,我国崛起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长,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大军加快形成。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中央、地方、部门纵横联动,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发展,形成高端引领、整体发力、系统支撑的新格局,并带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以来的回国人数占70%。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大军,正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加速集结、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