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科技海报素材文字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创新大赛项目路演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2-15
荣获2021年浦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后,中科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李绍前讲出了他和浦东所共享的气质:“年轻意味着充满活力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干劲十足,年轻意味着拼搏,也意味着未来无限可期
荣获2021年浦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后,中科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李绍前讲出了他和浦东所共享的气质:“年轻意味着充满活力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干劲十足,年轻意味着拼搏,也意味着未来无限可期。”出生于1988年的李绍前,和1990年设立新区的浦东只差了两岁。
2020年7月31日,习总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科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李绍前和同事们围在一起观看电视直播,系统建设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
李绍前和北斗的缘分,还要从2012年的哈工大校园招聘上说起。那天的复试面试官正是北斗导航卫星的总设计师林宝军,得知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在做北斗导航卫星这一国之重器的研制,李绍前内心深处跃跃欲试。
彼时,市面上刚开始出现智能手机,接收的都是GPS信号,走到高架桥下面,就会出现“GPS信号弱”的提示,一想到能参与到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北斗导航卫星研制中,李绍前有些热血沸腾。然而由于他研究生从事的专业方向跟航天不对口,他的第一轮面试落选了。年轻的李绍前决定找林总“霸王面”,此次面试,李绍前用他的真诚打动了林总。林总告诉他,专业不对口可以重新学,很快就能上手,但要想干成一件事,需要很多年的磨炼,需要沉住气,耐得住寂寞。
于是在骄阳似火般的2012年8月,李绍前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的闯劲放弃了外企的工程师职位,从停在川杨河边的地铁接驳车上下来,无暇顾及眼前连片的荒地,放下行李便一头扎进了卫星设计工作中。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北斗三号空间段由30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有近百台设备和数百个软件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学习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导航时频生成与保持”“星间精密测距与通信”“自主导航与时间同步”“被动型氢脉泽原子钟”……几十页纸的任务书,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的李绍前没有退缩,“这个活儿我还是想干干看”。
事实证明,李绍前绝对是个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人,和北斗一“磕”就是9年。李绍前领着几个同样刚刚走出校门的小伙伴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埋头苦干,研发几十台设备,编写十几万行代码,研制出三型卫星模拟器,突破了十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北斗星座的信号流、时间流和信息流的全要素仿真。
系统开发出来,究竟能不能发挥作用,质疑的人不少,“产品实物都对接验证过了,一群‘生瓜蛋子’搞的模拟系统科技海报素材文字,能发现什么问题?”通过试验,李绍前发现系统自主导航的一个启动判据参数错了,软件无法正常工作。他们拿出详细的测试分析报告和具体的修改建议,让系统老总们刮目相看,后来每有技术状态升级,都要先在验证系统上跑一跑。后来,这个验证系统为北斗系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编制了1项北斗专项标准。
2016年12月,组网卫星建设如火如荼。李绍前竞聘上了北斗三号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这一年他28岁,新婚燕尔却来不及儿女情长科技海报素材文字,一头扎进了卫星批产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
以往北斗这样“大块头”的卫星,研制要3—5年。如何在2018年完成8颗星研制,成为团队摆在面前的头号难题。美国一年最多发射6颗GPS卫星,欧盟一年最多发射4颗伽利略卫星,中国人立志要创造北斗奇迹。
当时,林总提出:“发射场测试60天,能不能压缩到40天以内?”李绍前琢磨了几个晚上,画了一周流程图,信心满满地向林总汇报:“通过测试项目优化合并,取消个别试验项目科技海报素材文字,单星仅需33天就能行。”可是北斗一箭双星,比单星还要多10天流程。于是他将双星交叉并行,43天,40天,37天,最后整个流程定格在33天。发射中心主任说:“你们创下了西昌卫星发射场的最快纪录。”
2018年,位于浦东张江的中科院北斗团队发射了8颗北斗卫星。基于专用导航卫星平台的创新青年科技创新事例,李绍前获得202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距离李绍前第一次投身北斗追星事业,至今已9年了,对于他来说,特别艰难的时刻就是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的研制测试阶段,这是北斗三号首发试验卫星,也是他们单位首颗高轨卫星,第一次采用相控阵体制星间链路,我国第一颗采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直接入轨发射的卫星,技术难度极大。
“我们从零起步,要保证一次成功。”2015年3月30日,首发星发射成功,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最难的时刻早就成了人生旅程中最难忘的时光。
李绍前至今还觉得对不住妻子。北斗三号发射最密集的一年,实验室的灯从未熄灭,北斗人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前线。那一年,卫星累计加电7582小时青年科技创新事例,相当于每天21小时。那一年,每天判读4万多遥测参数,这些数据如果打印出来摞在一起,有东方明珠塔那么高。那一年,李绍前累计飞行104次、里程达125246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3圈。
当卫星一切就绪创新大赛项目路演,待命发射,他才敢松口气,把家事“提上议程”,“我得请假回上海,我爱人快生了”。半夜他回到家中,空无一人。后来才得知原来孩子提前发动,他爱人自己一个人开车去了医院,万幸成功分娩,平安。“儿子,你赶着出来看北斗发射吗?”他赶到医院,抱着妻儿,热泪盈眶。
荣获2021年浦东十大杰出青年,李绍前说,他是代表整个团队一起拿了这个奖。它属于一代北斗青年的自信科技海报素材文字、底气和骨气。上海基地的北斗研发团队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青年科技创新事例,当时平均年龄仅有32岁,团队成员80多人,直接参与了北斗三号系统的开发建设。起步阶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但正因为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拥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魄,探索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也在系统的攻坚阶段发挥了巨大的创新力。
他心目中的榜样,也是人生“参照系”,正是北斗系统的总师林宝军,他经常给团队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我们开发的北斗系统,并不是单纯解决中国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从我们的出发点开始就是要建造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就要求整个团队敢于创新,勇超一流。国家把重要的卫星导航系统交给中科院,就是要体现我们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核心优势,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的复制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科技海报素材文字。”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16个字的北斗精神,早已成为镌刻进每个北斗人血脉中的箴言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
李绍前:研发过程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任务的分解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特别在北斗系统研发的团队中,协同作战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科技小创新作品大全。
李绍前:到2035年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体系创新大赛项目路演,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科技海报素材文字,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这条道路对所有北斗人来说也是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更需要年轻人从导航最根本的需求入手,深入研究导航原理,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对导航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技术论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