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作文素材科技创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2
【导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过时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孩子会不会吃亏?学习传统文化是小孩的事等问题
【导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过时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孩子会不会吃亏?学习传统文化是小孩的事等问题。《南阳晚报》记者张晓鹏带着许多疑问专访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余莉教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始从家庭,而且是始从胎教开始,到最后慎终追远,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些学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看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这个结论是很正确的。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孕育文王时就注重胎教,她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指眼睛不去看不善、不好的东西,耳朵不去听淫词歌舞,口里讲的都是很温柔的话。傲慢的话都没有,更何况是粗暴的话呢。她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是一位圣人,胎教很重要。孩子出生后,眼睛睁开,还不能说话,但是他时刻在学习着,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学习的榜样。现在很多母亲都不理解、不知道这一点了。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在生气骂人说谎,这些都被孩子看到了。所以孩子为什么会说谎,为什么会骂人、会生气呢?其实都是从他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习来的。
教育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到临终的时候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也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谨慎的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个民风自然就归于纯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人对他的祖先念念不忘,想着每年去祭祀的话,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面去祭祀祖先,一面去打爹骂娘,这于情于理是不符合的。在古代时,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供奉着祖先牌位。到春秋祭祀时,会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宣讲祖先的德行,说你们张家或是李家……他们家的历代祖先之中,在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们对国家有什么贡献,有哪些德行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中已经在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育了,反腐倡廉的教育已经在家庭中开始了。
时期,我们不理解祠堂的教育功能,不知道它承担着教孝、教人知恩报恩,教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意义,把它作为“四旧”破坏掉了。结果导致现在的孩子做事不仅不会想到祖宗,就连想到父母都很难得了。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始从胎教,到终了的时候是慎终追远作文素材科技创新,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教导孩子要孝敬父母。古代教育,孩子在家时,家长要教他尊敬老师,到了学校老师要教他孝敬父母,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不像现在的家长,这个孩子被学校老师一批评,他回家就告诉父母,父母就去找校长,校长就去找老师,结果是,孩子犯了过失,老师也不敢说他了,这个孩子就会一错再错。所以,老师和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教育是有先后次序的,先培养孩子的德行,从小学开始,如学习《规》,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节,培养孩子对父母、老师、长辈谦恭有礼的态度,然后才去学习知识和技能,这样孩子才不会学的越多越傲慢,学的越多越不把父母、老师、长辈放在眼里。品德教育也要从孝道入手,奠定孩子知恩报恩、引水思源的意识。因为一个孩子如果连父母这样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记在心上,不知道去报答,那么也没有谁的恩德会让他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正是从孝道开启了一个人知恩报恩的意识,培养了一个人情义、恩义、道义的处事原则。如果这个处事原则没有建立的话,取而代之的就会是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方式。这件事对我有利有好处,我就会全力以赴,而这件事由利变害的时候,就会做出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事情来。所以中国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忠臣知恩报恩,不见利忘义。
学校教育讲的孝,内容很全面。现在很多人说,你们讲的孝有什么意义呢?某某他也是个孝子,他仍然是违法乱纪,锒铛入狱了,这就不知道孝的内容很全面。他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赡养父母。还要养父母之心,就是要尊敬父母,不要经常让父母担忧。比如,我们小学上学的时候,功课不好,父母会担忧,这就是不孝了。当我们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贪污收贿,违法乱纪了,让父母战战兢兢,不知道哪天会被抓起来,锒铛入狱,这还是不孝。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父母只会为他的疾病担忧,而不会为其他事情担忧,这样的人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在《规》上有这样一句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就是你的身体有损伤,父母家人跟着你担忧,你在品德上有损伤,父母家人都会跟你蒙羞。
孝的内容很广泛。除了“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父母培养了我们一次,不仅仅在他们面前端茶倒水,来照顾她,赡养她。更希望我们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以大孝是孝天下的父母,这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养父母之志”。
除此之外还要“养父母之慧”,父母并不是说事事都做的对,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也不能一味顺着父母。《规》上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一定要去劝谏,但劝谏的态度一定是和言悦色的,而且要找父母比较高兴的时候去劝谏,这就告诉我们不是事事顺着父母才是孝。当然,孝顺是不忤逆父母,不忤逆父母正确的对你的教导,如果父母确实有违道的时候,你也应该去劝谏。所以作文素材科技创新,劝谏也是为人子重要的职责。这就是讲的学校教育,老师教他孝道,孝的内容很广泛。
社会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扩展。道德教育不是上一堂课、接受一次中华美德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了,他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说诗词、歌舞、戏剧、小说、雕塑、美术、音乐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教育。古代很多妇女,她没有学过《四书五经》,但她知道为人要孝敬公婆,要相夫教子,要忠孝节义,这些是从哪里学来的呢?都是从地方戏剧、文艺形式之中学会的。所以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古代社会教育如诗词、歌舞、戏剧、小说、音乐、雕塑等等都秉承孔老夫子的理念,那就是“思无邪”,不要引起人们邪思、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引起人们的正知正念,这对我们现代社会也非常有启发。现在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这些都是社会教育的平台,也是重要的载体。给大家传播的是什么,社会大众就接受什么引导、什么样的教育。媒体工作者更应该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以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主要内容,树立起人们的正知正念。社会教育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圣贤教育是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中国古人从小读《四书五经》,读这些经典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它前面有四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的意思是格除物欲,格除人们对财色名利、各种各样过分的贪求,使人在财色名利面前稳稳不动,他的修身才有了基础,他去治国平天下才没有问题。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没有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说要反,甚至为了反去。但当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自己成了领导,成了既得利益的获得者,这个态度变了,不想反了,就想谁反我反谁。这态度为什么会转变呢?他在利益的面前,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就忘记了做官的本分是什么了。古人的圣贤教育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古代的人都要学习儒释道的经典,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必读的课目,从小潜移默化受到了熏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以圣贤教育为主要内容。只有我们都来传承,道德教育才能够做好。
素质教育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是一个人品格的教育。中国古人说“做事先做人”,《三字经》也说“首孝悌,次见闻”,首先要培养他对父母兄弟友悌的精神,培养他谦恭有礼的处事态度,这就是人的素质。然后学习知识和见闻,这样才不会学得越多越傲慢。孔老夫子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是他又骄傲又吝啬,其余也不用看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道德的素质,做人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只是一技之长,是谋生的手段。
古人选拔人才,首先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德行。如果这个人有德行,又有才能,“有德有才是正品”,这是社会最需要的;“有才无德是毒品”,这个人很有才华,学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他知道把三聚氰胺放到奶粉有什么效果,他没有德行,就是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对社会危害反而很大;“有德无才是次品”,这个人有德行,但是才能不够,那么把他提拔出来,加以培养,这个技能是很好培养的,但德行不是一下子就培养出来的,这样的人还可以用,虽然没有正品好,但不至于对社会造成危害;“无德无才是废品”,这样人不是很多。我们社会急需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要以德为先,这是最起码的素质。否则的话,现在很多孩子学计算机,电脑技术很好,但他不拿这个去为人民服务,去传播优良的传统文化,他拿这个去黑别人的网站,搞破坏,这样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记者: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艺,认为这样能更好的成长乃至成功,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是这样吗?
《三字经》上有一句话“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人都各有特长的,培养他成才其实很容易,顺着他专长方面,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一门学好了,就是这一门的专家。比如,一个人学《论语》,学了十年,这十年都把功夫用到《论语》上了,另一个人十年学了十部经典。如果需要一个人讲《论语》,你要找哪一个人呢?一定会找十年学一部经典的人。所以一个人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希望他多才多艺这个本身是不现实的,你把他的时间、精力都分散了,到最后就是样样通、样样松,哪一个都拿不起来。中国古人培养人才很简单,就是看他喜欢什么,对哪一个特别感兴趣,就在这个方面长时间用功,时间长了就自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学一样很精通不难,学十样都精通那就很难了。现在孩子学得很累,也是我们没有抓住这个纲领。星期一放学,去学唱歌、跳舞,星期三就去英语,星期五就学奥数,星期天又去学围棋,结果把精力都分散了,最后哪个也没有学好,兴趣不能够维持很久,结果都放弃了。
这个是不必要的担心。一个人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时时为别人着想,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孩子到一起之所以不能够相处,就是因为他们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人都要考虑到他的需要,考虑到他的感受,为他着想,这种行为方式已经形成了。当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时候,不发生矛盾、不发生冲突那就不正常了。学了传统文化的人特别讲礼,他能够处处为对方着想,就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际冲突,嫉妒障碍等等,他的人际关系反而会更好,就像《论语》上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结果。原因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他的结果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傲慢无理,不知道为别人考虑,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其实都是不受人欢迎的,人际交往会出现很多的障碍,学了传统文化的人,对别人彬彬有礼,能够为人着想,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易经》上还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被感召在一起。譬如,一个人喜欢,他的朋友都是喜欢的人,一个人喜欢喝酒,他的朋友都是喜欢喝酒的人,一个人喜欢传统文化,谦恭有礼,他感召的朋友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也是谦恭有礼的人,那些不好的朋友不会被他感召在一起,所以也不会遇到那种不如意的现象。对传统文化有认识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担心。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经典之中,“经”者常也,讲的也是恒常不变的规律。这规律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自古至今没有一天会改变的,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适用。经典之中记载的全都是这样的规律,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科技越发展,越需要道德的指引。在中国历史上,康乾盛世之前,中国的GDP、科技、经济一直处在世界的领先位置,到康乾盛世以后,当时的发展相对于西欧就停滞不前了。李约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他对中国历史上的科技非常赞叹,先进的程度非常佩服。他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到康乾盛世之后科技就不发达了,远远的落后于西方,这个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其实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中国人在科学技术背后的指导,就是哲学理念,中庸的理念,也就是《易经》上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的理念。“一阴一阳之为道”的意思是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中国人很早就预见到了,科技发展到顶端,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所以就不能再发展了,再发展就会导致世界的毁灭。现在的核实验、核电站的爆炸等等,出现了很多现代高科技引出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耗费问题,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古代人是有远见的,不愿过早的科技发达,就是想延缓人类的毁灭。
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影响了创新。《易经》作为六经之首,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易经》的“易”字有三个涵义,“易”字第一个涵意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它提醒你世界万物的现象是变幻莫测,变化无穷的,所以要懂得与时俱进,不能够抱守残缺,这个告诉我们要懂得创新。创新不是现在的人打着“创新”的旗帜去胡作非为,做了很多违背规律的事,最后还给自己找借口,既然要创新,就要交一点学费,走一点弯路,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创新呢?《易经》的第二个涵意是不易,不变的意思。只有掌握不易不变的、恒长不变规律的人,他才有资格谈创新,变的是现象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不变的是规律,掌握不变的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第三个涵意是简易,中国古人讲“大道至简”,创新的结果一定是非常简单的,让人容易理解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容易理解才容易推行,在生活中去实践。传统美德用五个字就概括清楚了,“仁、义、礼、智、信”,因为概括简单,易记易行,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奉行的价值观。
如果明白这一点,中国人并不缺少创新精神作文素材科技创新,只不过这个东西符合道才去创新,不符合道的东西是不能创新的,因为创新的结果最后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比如像核武器这样的东西,中国古人一定不会去创新的,造成两军同归于尽的结果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记者:传统文化是不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西方文化那么先进,我们中国有必要再去走传统文化的老路吗?
如果传统文化落后的话,不可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清朝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都是居世界首位。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导致今天落后的局面,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文化导致的,而是我们放弃了传统文化所导致的。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时候,清朝政府有宫廷讲经的传统,就是把儒释道的大德老师,请到皇宫内给皇帝、大臣和嫔妃讲课,当时全国上下思想高度的统一,都想着为国家、为百姓服务,这样国家的强盛就达到了顶端。后来为什么把这制度废除了呢?因为慈禧太后每天到宫廷里来听经,听这些人每一天好像都在讲她的毛病,后来,她就把讲经这个制度废除了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结果人们自私自利的心生起来了,做事不再考虑国家的大局,而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出发,这样国家就变成一盘散沙,清朝的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好多知识分子在寻找清朝原因的时候,错误的归结到传统文化上,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误解。
传统文化,就是能够被传承到今天,至今还被运用,还没有被抛弃的东西,这才叫传统文化。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有“糟粕”,这是不对的。如果说所有过去的都是传统,那么确实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历史这么漫长,自然有好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这个过程也有不好的问题出现。实际上传统文化是已经传承到今天,至今仍然能够适用的,大浪淘沙科技创新的名人名言,至今没有被淘汰的东西才叫传统文化,这样的话就没有“糟粕”可言了。特别是经典之中,更是没有“糟粕”的。现在人都自以为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就认为是“糟粕”。比如学中医的人,非常的感叹,中医如《黄帝内经》中,有特别精华的东西,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还证明这是精粹,但有些人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把它作为“糟粕”给剔除了。平常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从一般意义上没有什么错误,但谁有资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自己的理解没有达到圣贤人的层次,结果,你站在二层楼想去批评二十层楼的境界,所以就会出现问题了。
可以解决。中国人有几千年长治久安的经验,这个“长治久安”靠的什么呢?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怎么达到的呢?孔老夫子说了四个字“富之,教之”,把这四个字做好了就能够达到。首先让人们富裕起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富裕起来之后要教育他们,给予人们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在人伦关系中的责任和本分,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如果我们只重视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但忽视了道德教育的话,就会出现《孟子》上所说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就是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堕落到近于禽兽。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治天下,恰恰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渗透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解决现在的道德沦丧是特别有效的。现在也有很多的地方,像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像北京有一个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还有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学习《规》,弘扬传统文化,改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改变了企业的面貌,和谐了人际关系,这样的例子普遍地出现在大江南北,让我们也升起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教孩子首先是自己受教育。《说文解字》解释“教”字,是“上所施,下所效”,上面是怎样做的,下面就怎么效仿,这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如果你让孩子去学习《规》,而自己做不到,《礼记》上说,下级侍奉上级不是听他怎么说的,而看他怎么去做的,所以上级的喜好、厌恶的东西不能够不谨慎,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同样的道理,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表率,自己说的很好,但做不到,你让孩子孝敬父母,自己都不能身体力行,孝敬父母,这样就把教育变成了说教,说教就是没有身体力行的做出来。那么这样孩子就起逆反,起争讼。古代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用言语教导他,会引起争论、对立;身教是你不用去教他,身体力行的把《规》表演在生活之中,儿女自然受到感动,他也就跟着你去做正确的事。所以,教育不是言教,是身教。你让孩子去学,自己不学,那就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规》上有句话,“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孩子每天都读诵这句话,但做父亲的每天都喝得东倒西歪、酩酊大醉,那这个孩子就生不起对《规》的信心了,因为他看到父亲做的和《规》相反。所以教儿教女先教己。让孩子去学,必须是父母、长辈、领导先去学,身教胜于言教。
怎样把传统文化学好?主要是知行合一。如果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知识来学习,没有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去领会,去实践,就把学儒变成了儒学。“儒学”和“学儒”的区别,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缺少“笃行之”就是儒学,把儒家作为一个学问来研究了。加上“笃行之”,能把所学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就成了你的生活,从中更能够体会到古人的存心,各种礼的设置,不是为约束我们的,不是要限制人性自由的,恰恰是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保护我们不要走弯路,所以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学,这样才能学的有味道,学的深入。孔老夫子在《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练习,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地去实践,这样才能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益处。
记者:现在人们有个误区,纯粹把传统文化当成知识来学习,没有真正运用。其实学和做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没有来解决实践上的问题。
是的。《规》上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是学了圣贤的名言名句,但没有去力行圣贤的教诲,增长了自己的浮华之心,傲慢无礼,结果成就不了圣贤的人格。中国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读书的目的是改变人的气质,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最后成就圣贤的人格,这是古人学习的目的。古人说,你在读《论语》之前是什么样的人,读《论语》之后还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就未曾读《论语》。
成年人要想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学习《群书治要》这一套书,这套书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他派魏征等大臣,把唐朝以前治国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到一套书里面,这套书只有50卷,50万字,内容很精炼,很少,但它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在一起,成年人学了《规》后进一步就可学习《群书治要》这一套书,这一部书奠定了唐朝贞观之治的盛世基础。
(摘自:《精神文明导刊》2012年第10期 原标题“大道至简:以孝为先,以行为本”)(文章由被采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