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绘画作品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创新的手抄报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4
针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针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围绕培养我省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今年拟举办16项活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和进行中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创新的手抄报。作为家长,尤其家有中小学生的家长,最好了解一下。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龚一钦接受新华日报财经专访时介绍说:“一直以来,江苏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的手抄报,排在全国前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长期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和前沿科技、科技创新相关的赛事。和以往相比,今年不再去片面地强调作品的高大上和社会影响力,更多地去关注原创性、学风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发现青少年在创新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今年我省的创新大赛加强了查新和学段能力度匹配,不再盲目追求结果的好坏,更关注过程中孩子扎实的付出。“
据介绍,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每年均会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年已经排定了16项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外,还有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大手拉小手”院士专家进校园、江苏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认定、STEM教育试点项目等。目前,16项活动正在稳步开展。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省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性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省级赛事,作为目前我省中小学生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已经连续成功举办31届。
科技创新大赛内容丰富科创绘画作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比赛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等内容。从基层学校到全省,每年有近25万名青少年参赛,评选出400名左右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100名左右的科技辅导员参加终评决赛。目前该活动从去年12月启动网上申报,目前正在省级终评阶段,一旦结果出来将进行公示,今年7月给优胜者颁发省级证书,8月将组省队参加全国大赛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
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从2月启动,该竞赛也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及世界机器人邀请赛的省级选拔赛,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已经成功举办19届。7月,优胜者将组成省队集训,参加7月-8月举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赛。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主题,申报作品可分为科学探究纪录片、科学微电影、科普动画三个类别,鼓励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世界、体验媒介技术、展示实践成果。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在组织开展青少年创意编程线上体验活动、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今年6月起登录官网申报作品,10月决赛。
针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江苏省今年将举办“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选拔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将于5月报名并向全国推荐作品,11月全国入围作品终评,遴选出130名学生给予不同等级的表彰和奖学金资助,其中3名学生将被授予“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中学生英才计划则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科创绘画作品,建立高校与中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目前,学作为项目高校,在我省选拔30-50名优秀中学生,在学导师团队带领下,开展为期一年的科研探究学习。目前,参加试点的中学有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金陵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江苏省苏州中学、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等7所高中。
江苏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认定工作从5月开始申报。十三五期间省科协命名了250个“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100个“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首字母缩写,该试点项目注重推进跨学科的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调学生在项目和问题引领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创新地解决线所学校参与试点。
“大手拉小手”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围绕全国科普周、全国科普日,分别定在5月和9月举行,院士专家团队走进全省100所学校,充分发挥科学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中的专业优势,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就青少年关心的科学热点问题进行讲述,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的学术魅力,开阔眼界,点燃他们科学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创新的手抄报。
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广志路办学点校长徐海龙介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提升校区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努力,注重将科学学习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结合南京市去年11月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目前,该校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以“生态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我能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升科学兴趣和能力,学校还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有22个小朋友获得市级一、二等奖。
此外,不少学校在校内外资源开发利用上大胆实践与探索。每年的寒暑假均重点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观察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向各类科技活动靠拢。
青少年科技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针对中小学生下午放学早,家长仍在上班的现实处境,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推出了科技教育课后服务项目,服务类别包括“科技小工匠“实践活动、”科普进校园”专家报告、”科创梦想慧‘空中云课堂三类。科技教育课后服务坚持自愿性、选择性、公益性原则,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利用学校场地和设施开展,具体开展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弹性安排。
遵循志愿服务原则,科技教育课后服务不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征集有意愿提供志愿服务的优质科技教育机构,同时又要保证服务质量和公益性。目前,该项征集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东南大学退休教授、博导吴乐南带领的科研团队近期成功研发了一款可分别面向大中小学生的通用电类综合实验与创新平台,物理教学中的50多种电的试验,均可在平台上动手操作试验检验。他获悉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征集课后服务项目后,在很短时间内决定带领团队3名成员报名参加。新华日报财经记者在吴乐南教授提交的报名表上看到,他和团队申报的服务是“我爱电子科技”,准备用新研发的创新试验平台为学生展示一系列趣味科学试验科技与创新名言名句,如神奇的水果发电、压力发电、声音发电、电解液发电、压电蜂鸣片发声、噪声电池等。此外,还有眼下大热门的新能源汽车的迷你特斯拉线圈科创绘画作品,点亮小功率LED灯、搭建短路保护电路、转向灯闪烁、光线检测报警器等。
作为东南大学资深博士生导师,吴教授不仅学术专业上声望高,成就斐然,现已年近70周岁,还在一线深入科研,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而且非常关注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热心公益事业。
龚一钦主任介绍,江苏省科教资源丰富、名校众多,像吴乐南教授这样热心公益教育事业的科学家、各界专家还有很多,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将认真评价、筛选,确保进入学校的是优质科技教育机构和名师,让有兴趣的学生把放学后这段在校时间利用起来,在名师的科学引导以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驱动下,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培养科学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