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科技创新热点素材中国科技创新的例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3
《第四次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美]扎克林奇著,暴永宁、王惠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39.00元 农业、工业、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四次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美]扎克林奇著,暴永宁、王惠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39.00元
农业、工业、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的第四次将是什么?
作为新出现的技术,神经科技正逐渐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包括金融、法律、、艺术、战争甚至宗教信仰。将这个行业出现的神经社会与目前的社会相比,两者的差别将不啻于文艺复兴时期之于石器时代。
科学作家、神经科技工业组织(NIO)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扎克林奇作为近十年神经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历经8年时间收集了全球最先进的神经科技的第一手资料,他在《第四次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神经将给我们带来的令人惊奇的未来。近日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该书的中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中译本的责编、科学出版社编辑牛玲就是被原书标题中的“revolution”()一词深深吸引(书名为:The Neuro Revolution:How Brain Science is Changing Our World)的,令她感到诧异的是:为什么神经科技能够担当起推动第四次的重任?
“在翻阅该书后,我们发现,与当前的一些概念性的所不同的是,该书作者从前瞻性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未来。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即将到来的种种迹象已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中有所体现。目前,几乎所有领域的科学家都积极地参与到对大脑的研究中来。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大大小小的医院中国科技创新的例子、大学和综合性实验室,无不纷纷将各自的研究内容和侧重点调整到神经研究中来。为什么会有众多的杰出的头脑以巨大的热诚投入到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是接受神经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革?如果不预先对神经科技带来的这些变革有所了解,我们将会处于怎样的危机?这些疑问促成了我们对该书的引进。”牛玲对记者说。
扎克林奇对神经科学的兴趣,来自于他由于蹦极而遭“崩脊”以后进行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机(MRI)检查。几乎所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都会被要求进行MRI检查。MRI的发明者也因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然而,在如今,MRI的应用早已经走出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在鉴定证言真伪方面,精确的大脑扫描技术以近95%的准确率让世人惊叹,它将彻底替代多波描记式“测谎仪”,成为司法鉴定中的下一个“DNA检测”。同样,大脑营销术以及基于神经科技开发出的神经武器也将彻底改变商业运行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神经科技已不再只是科学家手中的高端科技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科技创新热点素材,而将成为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强大推动力中国科技创新的例子。它将提高现有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催生前所未有的新行业和新职业,并且重新构建行业竞争、人际交流、艺术形式和战争模式。神经科技将彻底乃至永远改变后代人命运科技创新热点素材。
牛玲说:“正如作者在书中开场白部分所说的,这本书将把大家领上一个观景台中国科技创新的例子,读者将看到面前绝对震慑、美不胜收而又完全真实的美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它的发展规模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前景作好思想准备,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一,也是我们将该书引进出版的意义所在。”
《第四次: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是作者经过8年的时间创作而成的,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知识面也相当广,既包含神经科技的最新进展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也涉及医疗、罪案调查、金融、营销、宗教、战争等众多内容。其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较之文学作品,科普作品的翻译要求更高,不仅内容方面要科学、准确,而且文字方面也要生动、有趣,要能吸引读者科技筑梦未来手抄报。怎样的译者才能完美地翻译这部著作呢?
“我们在拿到外版样书之后,认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国著名的科普翻译家暴永宁先生。他为科学出版社翻译的《从一到无穷》一直被誉为科普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牛玲介绍说。
暴永宁从1976年以来一直从事科学与科普著作的翻译工作,译著有《从一到无穷大》、《尼尔斯玻尔》、《基于青年科学家》、《量子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空间和梵高的天空》、《艺术与物理学》等,在《科学年鉴》、《科学美国人》等著名科普杂志发表多篇译文,并将相当一批中国科学家的学术专著译成英文,介绍给国际学术界。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们联系到远在加拿大的暴永宁。暴永宁发现林奇博士在书中将神经科学的进步作为双刃剑的方方面面谈得透彻并令人信服,这一点深深吸引他来翻译这部作品。后来,他邀请了自己的学生、也是翻译工作的好搭档王惠来共同完成这部书的翻译。
据牛玲介绍,在书稿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也就多个科技名词的译法与暴永宁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在书稿的翻译过程中,暴永宁还与扎克林奇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频繁的交流,“在收到暴永宁先生的译稿的同时,我们收获了意料之中的惊喜。整篇译稿文字生动流畅、科学准确,为该书增色不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