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科技创新主体有哪些我国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个人怎么做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2
航空发动机被喻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
航空发动机被喻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上能研制战机的国家不多,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更是屈指可数。
1958年5月29日科技创新大赛项目,在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的试车台上,经过近20个小时的性能测试,我国首台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成功诞生。1个多月后,歼教-1战机搭载着喷发-1A飞上蓝天。从此,我国有了自己造的航空发动机科技创新大赛。
摘取这颗“明珠”的先驱叫吴大观。在他93岁的生命轨迹里,有68年与航空发动机相伴——组建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研制第一款喷气式发动机,创建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大事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1958年7月26日,沈阳某机场,我国首架喷气式战机歼教-1,承载着中国人的殷切期望飞上蓝天。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战机,这架战机的强劲“心脏”,是由时任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发动机设计室主任吴大观牵头研发的。
8月1日,在歼教-1首飞成功的万人祝捷大会上,吴大观作为代表发言,他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21年航空报国梦,一朝梦圆。
1937年,被保送清华大学机械系就读的吴大观随学校师生迁往昆明。正在上课时,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他和同学们不得不跑到山上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看着侵略者的战机在中国的天空横行肆虐,那一刻,吴大观悲愤交加,他毅然决定转学当时最冷门的航空制造专业。之后,他又主动要求分配到国内一家发动机修理厂工作。
当时,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他从工厂资料室借来仅有的几本国外航空知识书籍,细细咀嚼着航空制造的相关技术,梦想着有一天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战机。
多年的勤学苦练,让吴大观收获了一次难得的出国机遇,他被派往国外进修学习。在国外的日子里,吴大观把时间用到了极致,每天主动申请上两次班,这样有更多机会向国外专家学习请教,积累发动机的研发经验。
学习期间,吴大观第一次接触到了喷气式发动机,这让他兴奋不已。那一刻,他研发国产发动机的信念更加坚定。学业期满后,吴大观已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的研发技术。有不少国外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毅然拒绝国外高薪职位,一心想要报效祖国。
1951年,新中国航空工业局成立,吴大观担任发动机处处长。岗位带给吴大观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5年后,吴大观主动提出从北京调到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组建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吴大观回忆说,在临时组成的设计团队里,大部分人学的是活塞式发动机专业,对喷气式发动机了解甚少。
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下班后吴大观在家里办起了“英语补习班”,耐心地为年轻技术人员讲解国外技术。为了方便他们尽快悟透技术原理,吴大观在每份外文资料上,都写下详细的汉语注释。
曾任航空工业动力所所长的宋殿奎回忆,有一次,他想要查找一份吴大观批注过的技术资料,就问资料员:“哪一卷资料上有吴老的批语?”资料员回答说:“哪一卷上都有。”
航空发动机专家严成忠是吴大观深为器重的学生之一。回忆起恩师吴大观,他深情地说:“我们学发动机是从拆收音机开始的。”
当时,研制发动机所需的电子设备极度匮乏。为了便于技术人员学习基础电子知识,吴大观把从国外带回来的六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了出来,让他们练习拆装。
经过200多个日夜的艰苦攻关,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紧接着科技创新个人怎么做,这4台发动机又顺利通过20个小时的持久测试。发动机测试成功的那一刻,身材高大的吴大观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梦寐以求的“中国心”终于从图纸迈向了现实。
1948年,吴大观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到北大教书。后来,他带着妻子华国和不满一岁的女儿,辗转来到解放区。
“吴先生原来是做什么的啊?”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热情地接待了吴大观一家,像老朋友一样与吴大观亲切握手。
“我是搞航空发动机的……唯一的愿望就是投奔党、解放区,希望将来造飞机,造发动机!”吴大观吐露心声。
那一刻,吴大观的眼神里写满了坚定与决心。“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航空工业、祖国繁荣昌盛全靠党领导。我要为她献身!”
1949年11月,吴大观加入中国党。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党员的崇高信仰。“什么时候拿出你们的产品献给党?”写在吴大观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这句话,是他“一生跟党走”的线年代,我国开展国产涡扇发动机的选型工作,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技术跨度很大科技创新大赛,对结构科技创新大赛项目、材料、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选型方案会上,看着设计人员迟疑不决,吴大观心急如焚地说:“还有两年我就50岁了,我们自己的涡扇发动机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终于迎来了收获科技创新大赛。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114项关键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人的报国情怀。
1982年,66岁的吴大观调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离开一线的吴大观依旧忙碌,每天都是从清晨忙到深夜。同事周晓青说,每次路过吴大观的办公室,都能看到他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工作,一有时间他就搜集整理各种航空发动机的最新资料,打印出来后一摞摞装订好,准备送给还在一线工作的学生们。
有人回忆说,83岁高龄的吴大观,曾这样度过3个“小长假”——新春佳节,他关门闭户自学发动机课程;五一劳动节,几乎全部在办公室工作;国庆节,他完成《先进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技术》一书的序言……
香港回归前夕,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唯有党才能救中国科技创新,才能振兴中华,才能振兴航空工业……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奔党,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与幸福!”
2006年,90岁的吴大观“退休”了。虽然办公室离家只有200米远科技创新个人怎么做,但他全程都要由保姆搀扶,中间还得歇上几次。
他的学生顾诵芬院士说:“我习惯侧耳听听楼道里的声音,真想再听一遍吴老唱的《毕业歌》,一边哼着歌曲一边用拐杖打着拍子——那是吴老来上班了。”
之所以有这种深刻感悟,是源于他在国外求学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一次,吴大观去排队理发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轮到他时,理发师故意跳过他,直接叫他后面的外国人。吴大观上前理论,理发师却满脸不屑。这段屈辱的经历,更坚定了吴大观为国造发动机的决心,吴大观常以此鞭策自己:“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落后就要受人欺辱。”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常谈起多年前一件往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项目曾遭遇“下马”的危机,吴大观与8名专家为此联名向党中央写信,建议自主研制大推力发动机。最终科技创新个人怎么做,“太行”发动机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步伐持续加快。
20世纪70年代末,在执行一次150小时发动机定型试车任务时,他高烧39℃仍坚持工作,最后晕倒在试车台上……
吴大观知道这次不一样,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没有用了,不要浪费国家的医药费。把药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吧。”他拒绝治疗,病榻上的他,听着最喜爱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天空。一只风筝飘过,他想起了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毛毛——
20年前,他带着4岁的毛毛放风筝,毛毛开心得不想回家。吴大观答应毛毛下次再来放一次风筝,可他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兑现诺言科技创新。吴大观相信毛毛会理解外公,“只有一个国家强大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才会有归属感”。
学生们的到来,把他的思绪拉回。从事航空发动机的晚辈刘大响、马福安等人来到他的病床前,这些当年他手下的小伙子,后来都成为行业领军人。吴大观坐起来,急切地拉住他们的手。
“第一,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我做得很不够,我感到深深有愧。第二,做航空发动机太难了,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按科学规律办事。第三,一定要加强预先研究,要把基础工作打牢。第四,一定要讲真话,千万不要忽悠!一定要把真实情况告诉领导……”
2009年3月18日,吴大观因病去世,享年93岁。他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科技创新个人怎么做。走进吴老的陋室,大家深受震撼——磨白了皮的旧沙发,旁边是用包装箱做的衣柜,衣柜里挂着一件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
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是超然于物外的。从1963年起,吴大观连续46年把三分之一的工资收入交纳特殊党费及用于各项救灾捐款,共计30.4万元。
吴大观喜欢《悲惨世界》中的一句话: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他把毕生的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科技创新,献给了党和人民。
2020年3月18日,是吴大观逝世11周年纪念日。年逾八旬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院士网上“直播”授课,讲述吴大观为国铸“心”的故事。
“心系动力,航空报国。”吴大观像一座精神丰碑,鼓舞着年轻的一代“航发人”向着航空动力的科技顶峰奋力攀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