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简单的创新创业项目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02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总引领,以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任务为总抓手,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总引领,以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任务为总抓手,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68.3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62%,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培育规下升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16家,居南通第一。全市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427项,成交额合计94.13亿元,居南通前列。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净增7名。
(一)创新统筹持续加强。充分发挥市科创委例会机制优势,统筹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研究出台《2022年如皋市省级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方案》。争取到省科技厅、南通科创委支持,构建了“省县会商”“市县会商”新机制,形成高位协同、同向发力的强大合力。在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推进会上,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点名表扬我市建设经验。南通市科创委下发了《支持如皋市建设省创新型示范县(市)的实施意见》,构建了“市级强统筹、县级硬落实”新模式。我市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被列入南通“一县一改革”自主改革清单,南通市委专刊《南通改革》专门介绍我市经验,并得到南通市委沈雷的批示和肯定。
(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加大挖潜、培育、审核力度,共组织351家企业高质量申报,同比增长24.47%,新认定228家、净增142家,均为南通第一,净增数占南通近1/3;总数达457家、增长45.1%。新认定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省瞪羚企业5家,总数达南通1/4。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的培育、申报与管理,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领域创新,共组织39家单位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6项,万达轴承、安思卓能源、长寿集团、花名堂4个项目获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力威机械、卓远半导体2个项目获省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新瑞药业、卓远半导体、势加透博3个科技类“双创团队”项目进入省委组织部终审环节,卓远半导体、长海铝业获批科技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三)创新平台持续发力。推动双创载体提档升级,成功获批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全市省级以上双创载体达14家,总孵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布局4家“科创飞地”,成功孵化总投资20亿元霖鼎光学重特大项目。全力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汤臣汽车、如高高压分别牵头组建了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已报省科技厅备案;永大化机、卓远半导体等4家企业获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推动申报南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南通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企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6.14%。
(四)开放创新持续拓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校企对接服务。邀请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来如开展“请进来”产学研活动,组织专题产学研活动17次,产学研合作经费5万元以上项目238项,支付经费3051万元简单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质量举办“季度科创项目招引恳谈会、季度创新创业大赛、月度科技大讲堂”三大品牌活动,如皋、深圳两场科创·人才项目专题招商活动共招引项目59个;积极组织优质项目参加各级大赛,13家企业入围南通“通创荟”决赛,5家企业进入大赛前10名,2家企业获省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4家企业入围国家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家企业入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
(五)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研究出台了“科技创新30条”,包含科技产业融合、企业自主创新、双创载体建设等9个部分,为高企培育、科创项目、研发投入、平台载体等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政策支撑,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激励扶持更加精准。以科技金融纾困解难为重点,强化与金融部门联动,持续推进“苏科贷”、“高企贷”和科技担保业务,累计发放科技金融18.33亿元,居南通县市首位。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提供政策宣讲、业务辅导、项目申报等科技服务,推行“一镇区一企一表一清单”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企业创新提升,已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次)。
虽然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科创”融合发展还不够强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力度还不够,产创融合效应还不明显,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集聚效应。二是创新资源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引进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尚未能破题,企业与高校院所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与上海、苏南长期稳定合作、协同创新的步伐还需加快。三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围绕产业链条精准搭建专业的、全链条的孵化体系还未突破,包含技术研发、技术检测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金融资本、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还未建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各项工作南通争第一”为目标,围绕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工作方案和“创新如皋”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攻坚、重点突破,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3%;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新增入库科技服务业企业28家以上,营业收入增幅达50%,工资收入增幅达40%;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科创项目招引370家以上,科创项目培育55家以上;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许可证办理净增20人。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聚焦区域布局,凝聚创新发展合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引领,坚持统筹推进和特色发展,探索创新发展如皋模式、如皋路径,构筑区域创新发展优势。加速龙游河科创走廊建设,统筹创新布局,集聚发展资源,全力打造引领如皋腾飞、贯穿如皋全域的“科创巨龙”,推动“雉水科学城”和“龙游湾科创智谷”两大科创核心区尽快实质性开工,沿线磨头、吴窑、下原、石庄等“科创小镇”开展中间段深度规划,全力打造标准示范段。全力推动高新区围绕“进入全省高新区前十五”目标,锻长板、补不足,积极融入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促进高新区持续争先进位,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夯实基础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围绕省级农高区创建目标,加快载体建设、项目导入、功能支撑等推进进度,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
(二)强化主体培育,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围绕我市六大优势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目标,强化科创项目招引导向,坚持外引和内培并举,确保新增科创项目370家以上,助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向我市集聚,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以上。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着力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求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突破,确保培育申报高企480家,净增高企11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900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深入企业指导技术合同挖潜,助力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常态化摸排、甄选、培育面上优质科技项目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确保全年申报科技计划资金类项目60项以上,力争立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项、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际合作2项、科学技术奖3项、“双创团队”2项,南通“揭榜挂帅”2家成功发榜,争取上级资金3000万元以上,力争实现国家重大项目的突破。
(三)集聚创新要素,积蓄创新发展实力。围绕“有链式的载体空间、有聚焦的细分赛道、有专业的孵化服务、有配套的公共平台、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的要求,努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培育申报1家国家级孵化器学生科技创新大赛、2家省级加速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众创空间简单的创新创业项目。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赛,高质量举办我市季度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好项目,力争15个项目进入省级大赛,5个项目进入国家级大赛。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新建和培育各级创新平台20家,其中省级以上6家,新增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2家,确保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产学研活动30次,征集企业有效技术需求15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推动产业龙头企业与省产业研究院共建省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推进力星钢球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科技合作,与省科技厅共建省联合实验室。
(四)完善生态打造,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持续打造“科创皋地”服务品牌和“如皋如意”营商环境品牌,以“科技人才洽谈会”为引领,着力推进“季度科创项目招引恳谈会、季度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全面加强国家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我市“科技创新30条”政策宣贯解读力度,不断提升政策靶向性、覆盖面,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给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挥科创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聚焦本土优质科创项目,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发挥农商行、中行科技支行支撑作用,持续推进“苏科贷”“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和科技担保服务,力争全年发放科技20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