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科技包含哪些模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1
引用本文:宋子阳,邓大胜,张静.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上海社区书院建设为例[J].今日科苑,2022(2):25-31
引用本文:宋子阳,邓大胜,张静.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上海社区书院建设为例[J].今日科苑,2022(2):25-31。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基于4024份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的调查问卷数据和33位科技工作者的座谈调研记录,从人才培养支持、人才评价发现、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开展科普和科技志愿活动、科研环境和学风作风建设六个方面系统了解了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关切需求。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对知识更新、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更加自主的科研环境需求强烈;在人才分类评价、非公组织人才社会化评审、青年科技人才宽松考评环境方面呼声较高;期望建立高水平、跨学科学术交流渠道和平台;对建立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需求迫切;呼吁搭建科普能力培训、科普产品供需对接和服务等平台;期望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有效的维权渠道。基于此,对于更好地满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自党的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习总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2],深刻阐明了人才在引领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扮演着核心源泉和动力的角色。同时,科技工作者作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才,有追求经济收益、事业发展和自我增值的需求[3]。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了解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针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服务,不仅能够支持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更能有效激发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四个面向”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战略资源作用。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调研座谈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从人才培养支持、人才评价发现、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开展科普和科技志愿活动、科研环境和学风作风建设六个方面系统了解了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困难和关切需求,总结提炼出科技工作者六个方面的期待,并对更好满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于2021年9月依托安徽省内14个地级市科协、17个国家级调查站点、5个高校科协和25个省级学会,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中学和县域基层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群体开展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样本分布基本合理,能较好地代表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状况。调查主要涉及的题目内容如表2所示。
为了解不同科技工作者群体在职业发展中正在面临的突出困难,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相关服务需求,2021年9月,组织包括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医疗卫生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等在内的8场在线位安徽省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座谈,其中6位来自高校、4位来自科研院所、8位来自医院、6位来自学会、9位来自企业。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职业、岗位类型、工作单位类型和职业发展阶段科技工作者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子群体之间的横向对比。同时基于在线调研座谈的会议记录,进行文本提取和分析,作为统计分析结果的补充论据。
(1)科技工作者重视个人成长,具有强烈的知识更新需求。在调查中,50.3%的科技工作者在选择工作时关注个人发展空间,16.6%注重发挥专业特长,14.0%注重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但仅六成左右的科技工作者对目前工作的个人发展空间(56.0%)、进修培训机会(59.1%)和专业特长发挥(69.8%)表示满意(安徽省科技工作者选择工作重点考虑因素和对当前工作相应方面的满意度的详细分析结果可参见发表于本刊2022年第1期的文章《面向科技工作者需求,强化科协组织人才工作——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研究为例》,具体图表本文不再列出。)。其中,大型企业科技人才(21.9%)反映进修培训存在困难的比例较整体平均水平(16.0%)高约6个百分点。另外,技术迭代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线科研人员迫切需要参加进修和知识更新,但工学矛盾突出,难以参加政府组织的集中培训,企业正在探索补贴和激励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和进修的人员,也希望政府予以支持和鼓励。医务工作者的知识焦虑则更加明显,认为自己研究水平有限的人员占比较整体平均水平(45.7%)高20余个百分点(66.2%)。一位医务工作者在调研中表示,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培养培训相对单一,重视标准化技术培训、忽视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医务工作者接触学科前沿科技包含哪些模块、提升自身水平和跨学科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
(2)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仍缺少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是地区未来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原动力,但都因为在申报科研经费中缺少竞争力,面临更为突出的缺少稳定科研经费支持问题。如图1所示,调查中,41.8%的基础研究人才反映其科研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经费支持,高于全省整体平均水平(39.3%)。科研人员在调研中反映,近年来安徽省立项的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协同创新项目等都明确指出要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对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持和资助相对较少,数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很难通过申报和参与省级重点项目获得稳定经费支持和崭露头角。在30〜39岁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中,52.4%认为其职业发展最需要研究/工作启动经费支持,该比例也相对高于整体平均水平(50.9%)。青年科研人员提出,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基金项目普遍存在“低龄屏蔽”现象,入选人才平均年龄不断靠近年龄上限,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难以获得支持。
( 3 )科技工作者需要更加自主的科研环境。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科研经费使用权,接近或超过六成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单位在自主聘用高层次人才( 65.0% )、设置科研岗位( 55.1% )方面有所改善。认为单位收入分配体现增加知识价值导向( 52.9% )、绩效工资分配向科研人员倾斜( 50.9% )等经费使用方面自主性有所改善的人员占比仅一半左右(见图 2 )。并且接近或超过三成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近三年自己所在单位仍存在比较突出的科技管理制度过细过严、行政事务繁琐问题,例如各类考核填表、报材料占用时间较多( 36.7% )、预算编制要求过细过严( 29.8% )、文山会海( 28.1% )、经费报销程序繁琐( 27.2% )和评价考核频繁、评价周期过短( 26.0% )等(见图 3 )。科技工作者反映,科研项目的周期一般是 2 〜 3 年,但从政府采购平台上购买实验设备耗时很长,严重影响了科研进度科技包含哪些模块,一些科研人员甚至因此虚报进展和粗制滥造科研成果。
(1)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破后缺立”,分类评价标准亟需建立。国家和安徽省出台大量政策措施,解决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并重点改革科技人才评价中的论文导向和过度量化倾向,但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调查中,19.3%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目前的职称评审的主要困难是评审标准不科学,15.3%反映分类评价难以开展(见图4)。特别是工程师、医务工作者、科普人才和农技推广人才的工作实绩和贡献难以纳入人才评价标准,不符合岗位特征。调研反映,合肥市建设运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大量懂设备、懂科研的大科学装置运行维护人员,而由于工程师职称晋升通道较窄、评价标准单一,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院中80%运行维护大科学装置的人员仍选择科研人员职称序列,面临着科研人员职称评审不突出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业绩贡献、需要额外花费时间精力撰写科研论文的问题。兼职开展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也反映,完成优秀的科普产品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科普工作大多为公益属性,在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人才评价环节也没有体现,大多数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动力参与科普工作,长期来看不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2)亟需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技人才职称社会化评审。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科技包含哪些模块,一直是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由人社部门向全社会开放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申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职称评审的渠道需求,但职称社会化评审方式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企业科技人才在调研中反映,政府部门开展的统一职称评审存在评价标准趋同问题,不符合科技人才重视同行认可的需求。在评审中,企业科技人才需统一向省人社厅报材料,由人社厅对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工程师按同一标准进行评审,企业科技人才的业绩贡献实绩很难被纳入评价体系。
(3)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亟需宽松的考核评价环境。在30〜39岁的科技工作者中,27.1%认为单位的评价考核频繁、周期过短,37.1%认为在职业发展中最需要公平竞争和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均相对高于整体平均水平。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提出,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或新引进的青年人才要求3〜5年产出成果,并按成果数量、质量进行绩效评价、人员聘用和职称评审,这很容易引起青年人才的焦虑情绪,进而放弃原始创新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转而开展跟班式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优秀青年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国家弘扬科学家精神、沉下心来做科研的要求。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呼吁和宣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社会声望和职业认同感,同时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相对宽松的考核评价环境。
(1)科技工作者需要获取会议信息的通畅渠道。调查结果表明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整体不多。具体来说,2020年科技工作者平均参加1.1次学术会议,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次数较少,平均仅为0.2次;科技工作者作为报告人出席专题讲座次数平均为0.3次,作为听众参与专题讲座次数为2.1次。39.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参与学术交流的困难主要在于缺少参会信息(见图5);55.1%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和科技社团作用,拓宽学术活动的宣传介绍渠道,39.0%建议及时推送活动资讯(见图6)。
(2)科技工作者期待聚焦科技经济重大问题、形式丰富的跨领域学术交流科技包含哪些模块。在学术交流的形式内容方面,科技工作者期待更加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形式(59.7%),希望学术组织和科技社团发挥引导作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主题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5.8%)(见图6)。企业科技人才指出,学术交流活动应充分结合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面向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方向,以推动产学研合作为主要目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座谈代表希望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社团积极开展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医务工作者代表也反映,医疗领域科研人员与专业领域人才交流较少,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多,期待学术组织和科技社团在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中积极促成有效合作机制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
(3)青年科技人才期待与学科带头人进行深度沟通交流。48.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青年人才需要工作方向指引(见图7),在30〜39岁科技工作者中,46.6%建议在学术交流活动中为参会者搭建联系平台。青年科技人才在调研中反映,初入职场缺少对职业发展方向的了解,很容易凭个人兴趣开展研究和工作,需要领域内成熟的科学家给予引导和分享经验。在学术交流中与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成功经验、研究选题、课题申报、课程设置、论文写作等,能够让青年科技人才少走弯路,尽快进入新角色。
(1)科技工作者对创业孵化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评估咨询服务的需求强烈。如图8所示,近九成(87.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突出的困难和障碍,52.0%认为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34.9%认为成果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不畅。相应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最需要加强的成果转化服务为创业孵化(39.5%)、成果转化信息服务(36.5%)和技术评估咨询(36.1%)等。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工作者更关注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科研人员提出,目前多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离市场很远,需要构建技术成果的对接平台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信息对称。也有部分科研成果相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具有超前性和引领性,难以在短期内帮助企业盈利,也需要积极拓展转化途径和方式,引导机构投资和孵化高校科技成果。企业科技工作者则更重视技术评估咨询服务和技术熟化服务,约25%的企业科技工作者(25.2%的大型企业科技工作者和24.9%的中小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是成果的经济价值评估难(见图9)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相应的大型企业(37.8%)表示需要技术评估咨询服务的人员占比较整体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位居各类需求的首位;大型企业(17.6%)和中小企业(12.6%)表示需要技术熟化服务的(如中试)的人员占比分别较整体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见图10)。
(2)深度、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亟需建立。调查中,20.2%的科技工作者主持或参与过产学研共同合作项目,其中采用项目合作开发(62.2%)与项目委托开发(42.2%)方式的人员比例相对较高。8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仍存在困难和障碍,例如合作主体目标定位有差异(32.7%)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高质量科技成果较少(29.5%)、未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4.7%)等,反映相关制度性障碍的比例相对较低,例如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11.4%)、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6.2%)等(见图11)。高校科研人员认为,促进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关键在于构建技术需求的转化机制,即将企业的现实技术需求拆解、转化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能够解决的科学问题,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顺畅合作过程。企业科技人才认为产学研合作的突出问题在于未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需要通过人才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探索建立高校和企业人员身份互相转变的紧密融合机制。
(3)企业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创新战略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对接等服务。31.7%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企业发展定位和创新目标不明确,30.8%认为企业缺乏创新意识,29.9%认为企业缺少产业共性技术支持,27.0%认为企业内部创新激励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见图12)。企业科研人员提出,传统汽车产业正在向智能网联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成为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应成立产业联盟或搭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
(1)科技工作者需要科普专业化能力培训平台。调查中,39.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向公众科普时缺乏专业化训练,20.2%认为自己没有科普能力;专职科普工作者反映自身缺乏专业化训练(42.9%)和没有科普能力(21.6%)的比例也较高(见图13)。科技工作者认为,科学研究人员、大学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工作专业性较强,在进行科普服务时容易出现知识普及性弱、缺少趣味等问题,需要加强其使用科普化语言进行科学传播的培训。并且需要重点围绕经典科普作品科技类属于什么行业、优秀的科普课件和科普视频等进行案例分析,加强科普产品设计能力和科普工作者形象打造。科普工作者提出,专职人员也需要不断充实本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邀请科学家或科研人员授课、建立网络课程平台或知识库等方式对科普工作者进行线上培训。
(2)科技工作者期待搭建科普产品供需对接平台。调查中,30.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缺乏相关渠道开展科普工作。科研人员反映,自己所了解的许多科技社团有优秀的科普报告,但是大多通过社团会员个人力量向有科普需求的单位推荐;同时,许多中小学、企业、政府机关等机构有科普需求但不容易找到合适的科普供给方。未来需要从省级层面整合学术组织和科技社团、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科普活动和科普产品,征集各类机构的科普需求,搭建科普产品的供需对接平台,让更多科技工作者有渠道参与科普工作,提高科普效率和效果。
(3)科技工作者呼吁加大科普场馆和重点实验室向公众开放力度。如图14所示,57.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应当加大科普场馆免费开放力度,39.9%认为应推动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向公众开放,从而扩大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为更多科普工作者提供广阔的平台。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管理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为例,目前在科技开放日和节假日接待广大参观者,但还没有在向公众开放方面做专门的制度设计,对基于大科学装置的科普还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指导。
(1)科技工作者需要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调查中,31.7%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科技界仍存在关系学术和圈子文化盛行问题,29.1%认为学术氛围不够浓厚,21.9%认为评审评价公正公平不足(见图15)。其中,大学教师、高级职称人员反映上述问题的比例相对高于整体平均水平。并且24.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近三年来,所在单位或科研团队中普遍存在年轻学者缺少与学术权威对线%认为青年人缺少线%认为单位中有人利用自己的行政职务或者学术地位压制不同学术观点,10.9%认为某些项目负责人存在侵占科研成果问题(见图16)。科研领域“圈子”文化、人情评审、学术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工作者期望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
(2)科技工作者亟需建立维护权益的有效渠道。调查中,2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事件频繁出现,3.2%的科技工作者反映受到过知识产权侵害,例如成果被抄袭(54.7%)、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或转载(39.1%)、署名权被侵害(21.1%)、被盗版(19.5%)、专利权被侵害(18.0%)和技术秘密被盗用(10.2%)(见图17)。实际遇到过知识产权侵害的科技工作者,多数情况下私下处理,其中42.2%直接与侵害者联系交涉,34.4%不予理睬,通过法律途径、科协或学会组织、政府渠道、媒体途径等公共渠道反映的相对较少(图18)。相比之下,没有受到过知识产权侵害的科技工作者中,54.9%认为,如果遇到问题,会通过科协或学会组织反映问题,在所有措施中比例最高(见图19)。
本研究基于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座谈内容,全面了解了科技工作者在才培养支持、人才评价发现、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开展科普和科技志愿活动、科研环境和学风作风建设六个方面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工作者对知识更新、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更加自主的科研环境需求强烈;在人才分类评价、非公组织人才社会化评审、青年科技人才宽松考评环境方面呼声较高;期望建立高水平、跨学科学术交流渠道和平台;对建立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需求迫切;呼吁搭建科普能力培训、科普产品供需对接和服务等平台;期望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有效的维权渠道。基于此,对于更好地满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需求提出如下建议:
在人才培养支持方面,一是紧密结合不同职业类型、不同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进修培训,引导和激励单位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二是地方层面应当重视并加大对基础学科研究人才的经费支持,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应当加大其启动研究经费的支持;三是地方层面应积极出台并落实绩效工资分配向科研人员倾斜的政策,激发科技工作者工作活力和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加大和落实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优化经费管理流程,为科研人员节省更多时间以潜心聚焦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人才评价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分类评价标准,重点关注工程师、各类型医务工作者、科普人才和农技推广人才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二是积极推进科技人才职称社会化评审,积极将最新的社会化评审政策和流程向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非公组织的科技工作者宣传介绍;三是倡导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适当宽松的考核评价环境,缓解科研圈的“内卷”焦虑氛围,引导青年人才潜心投身原始创新研究。
在学术交流合作方面,一是各类学术组织、各单位机构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推介本领域学术活动,扩大各类学术会议的宣传面,方便科技工作者了解会议信息;二是各类学术组织、科技社团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当发挥组织优势科技包含哪些模块,围绕“四个面向”的重大问题,积极组织跨领域的学术、技术交流,为激发科技工作者科研灵感、促进交叉领域合作提供平台;三是各单位机构内部、学术组织和科技社团应重视为青年人才和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深度交流搭建桥梁。
在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方面,一是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推动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间的精准对接与有效转化;二是建设成果转化服务人才队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业性和服务效率;三是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成立产业联盟,为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搭建平台。
在开展科普服务方面科技包含哪些模块,科协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一是鼓励科研人员、工程师、高校教师参与科普服务,并对其科普化语言的使用进行重点培训,为专职科普工作者知识更新提供培训服务或培训资源;二是推动地方科协组织搭建科普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提高科普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地方科协应积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向公众开放的力度,推动公众开放制度建立和管理水平的逐步专业化。
在科研环境和学风作风建设方面,一是各单位应当健全和落实本单位的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制度,建立本单位科技工作者的维权渠道;二是各级科协应积极推动学会建立学术自律规范制度,加强科技社团自律自净;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是面向在校研究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宣传。
宋子阳,女,博士,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技人才政策,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邓大胜,男,硕士,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调查统计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张静,女,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科技人才政策,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