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什么意思产品目录内容数码评测专业网站产品5个层次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08
公司主要从事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22年修订)规定,结合公司所从事具体业务,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65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I651类“软件开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代码1)”,具体为“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代码1.3)”中的“新兴软件开发(代码1.3.1)”,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根据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本),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鼓励类”中的“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工程(CAE)……等工业软件”。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531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4,5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报告期内,未有公开的2022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数据);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19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14亿元,占全球比重7.95%,年复合增长率为15.1%,增速远超全球水平
,同比下降0.3%,新冠疫情导致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工业企业购买力下降、工业软件厂商业务开展受阻为主要原因。
202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2%,总量突破40万亿元大关,起到了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国产工业软件在当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ChatGPT(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助推作用进一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工业软件也必然要顺应于时代浪潮。借助以ChatGPT为典型代表的各类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软件有望加快与行业经验、知识图谱、技术规范等深度融合,更快具备智能化辅助设计、仿真、制造及决策分析能力。在自动化生产、数据分析、人机协作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为工业软件带来更高效能并提升智能化水平,智能化CAx(CAD/CAE/CAM)软件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云计算技术可推动工业软件从单一工具软件走向定制化的平台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国外工业软件厂商正加速向云化和订阅模式转型。一方面,软件供应商开发基于云平台的工业软件,改变原有的软件配置方式;另一方面,用户通过租赁模式访问工业云,可直接通过网页端或移动应用程序使用工业软件,部署模式从企业内部转向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从而释放服务器等硬件的资源空间,降低对硬件的维护成本。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日益加强,企业内部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协作日益频繁,数据的共享与交流成本不断增加,工业软件“云化”可解决异地协同的问题,更好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自2018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软件或技术交互时常受到各种限制。工业软件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产品,是工业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核心技术自主化和国产化迫在眉睫。因此,国内企业出于对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的考虑,将优先考虑选用国产工业软件,未来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进入国内大型企业的步伐将加快。
习总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战略,国产工业软件对国外工业软件的逐步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对这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软件开发商可以分为两大阵营,第一阵营主要是以达索、欧特克、西门子等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其产品性能优越、功能全面,产品设计理念为市场其他竞争者所模仿,但其产品价格较高,且主要产品的收费方式为订阅模式,进一步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第二阵营为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开发商,其技术进步较快,掌握软件开发关键技术,但较国际知名厂商仍存在一定差距,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开发商以服务与价格优势作为竞争策略,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凭借在产品研发、业务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公司稳定立足于第二阵营当中。公司专注于工业设计软件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与软件开发经验,打造了一支逾千人的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的研发人才队伍,通过长期研发投入与技术整合,掌握了二维CAD平台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内核技术、EIT算法、网格剖分技术、前后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了以“自主二维CAD、三维CAD/CAM、电磁/结构等多学科仿真”为主的产品矩阵,并且具备根据不同行业需求提供二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满足工业企业用户“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工程建造”全流程应用需求。同时,公司布局国内商业市场、海外市场和国内教育行业,是国内少数业务布局全面而深入的工业软件企业,目前中望系列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140万用户,在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已成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第二阵营中的代表性企业。
整体上,公司与第一阵营的企业仍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在逐步缩小,且速度在不断加快。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于CAx一体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经过30多年工业设计验证的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为突破口,打造一个贯穿设计、仿真、制造及建造全过程的自主二三维设计和仿真平台,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赢的产业生态系统,进一步缩小与第一阵营企业的差距,为全球用户提供可信赖的CAx一体化软件和服务,为世界工业进步贡献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强化CAx(CAD/CAE/CAM)一体化产品布局,维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比例,打磨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内核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深化覆盖境内商业、教育和境外市场的业务布局等举措,持续强化与第二阵营其他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产品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拳头产品ZWCAD和ZW3D均发布了2024新版,产品品质提升显著,获得客户认可。ZWCAD2024版以“敢超越,更自由”为开发理念,在保持优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软件的兼容、稳定、快速、智能、拓展五大核心能力。相较于前代版本,ZWCAD2024版借助硬件加速、增量保存等技术,大幅提升开图、编辑、选择、平移等基础功能效率,进一步满足用户高效、稳定、便捷的使用需求。此外,ZWCAD2024版增加可变块、点云、DGN底图等重点功能,满足用户更高级的应用需求。在信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ZWCAD2024Linux版,其功能命令完整度接近Windows版本水平,且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国产软硬件环境的适配和认证能力。通过开放并强化ZWCAD Linux版的二次开发接口,公司逐步在信创领域构建更为完善的国产软硬件应用生态。
ZW3D2024版相较于前代版本新增和优化了多项实用功能。公司围绕智能建模、多场景大装配、CAM零件加工等关键功能对其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造型设计和参数化建模能力和大装配能力,显著提高CAM加工质量,大幅提升平台基础功能及稳定性;此外,ZW3D2024版新增旗舰版,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高阶的机械设备专业设计能力。在信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ZW3D2023Linux版,显著优化性能和功能,新增支持适配ARM架构,进一步满足国内Linux系统用户对全国产“CAD软件+CPU/GPU芯片”的应用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举办中望低频电磁(ZWSim Metas2023)新品发布会,为电气设备、电力装备行业企业的CAE国产化应用和产品研发提效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发布Cloud3D装配设计模块,标志着云端产品设计全流程的关键一步被打通,至此,Cloud3D已完全具备草图、零件、装配和工程图全流程产品设计能力,形成完整的云端3D设计环境。
业务推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在境内商业市场、教育市场及境外市场的战略布局,并最终实现三大业务板块的显著增长。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新组建地区业务团队的日益成熟,公司与国内外客户间的距离得到缩短,服务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深耕行业典型大客户,在具体项目、复杂场景同打磨行业解决方案,打造行业典型应用标杆;持续加强全球经销渠道建设和合作伙伴赋能,最大化触及和服务全球企业。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供应商,主要从事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业务。公司经过二十余年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持续深耕及高强度研发投入,拥有自主二维CAD、三维CAD/CAM和CAE产品及相关核心技术。
公司持续加强对自主研发的2D CAD系列产品的打磨,二十余年秉持核心技术自主、兼容性强、高效稳定、功能丰富完善的产品理念,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丰富优化软件功能,相关产品现已广泛支持主流行业应用和用户个性化功能定制开发,为用户提供高效设计体验。同时,公司积极与各行业伙伴开展合作,推进常用二次开发插件的顺利挂接,助力国产工业软件应用生态圈的构建。此外,公司坚持在PC、移动、云端多线布局,不断提升产品能力,打通云端产品设计全流程,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端的使用需求。
3D CAD系列产品是公司持续关注的重要领域。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提升3D CAD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力,在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内核与数据转换引擎、三维图形渲染引擎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持续进行工业场景打磨与验证,现已实现三维设计CAD、结构仿真CAE数码评测专业网站、产品加工CAM三大硬核能力的显著提升,覆盖了从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的产品开发全流程,为用户提供国产自主、切换无忧产品目录内容、顺畅应用、高效协同的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在通用机械、高科技电子、模具设计、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助力客户推动3D CAD国产化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不断深入,公司也在持续打造多学科、多物理场仿真解决方案,以结构仿真、高频电磁仿真、低频电磁仿真、CAE集成平台为主要产品,不断丰富公司“All-in-OneCAx”产品布局,致力于通过仿真驱动设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公司聚焦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持续深化“All-in-One CAx一体化”战略,构建了2D CAD、3D CAD、CAE以及悟空平台为主的产品系列,产品结构树列示如下:
公司的2D CAD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二维设计平台ZWCAD,基于ZWCAD平台的各类行业应用软件以及面向教育行业的“教-学-考-评”各环节的专业软件。
ZWCAD是一款通用的二维设计平台软件,包含Windows和Linux两种版本,与国外主流二维CAD平台软件在数据、功能、API等方面高度兼容的同时,拥有较高性能,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流畅的设计体验,满足工程建设、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客户的各类设计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在ZWCAD Windows版本上进一步优化和拓展产品能力,新增附着点云、DGN底图功能,用户可使用附着的数据进行辅助绘图,极大简化了用户绘制流程;新增可变块、快捷特性面板、外部参照图层替代、面积表格等功能,大幅提升用户设计效率。在ZWCAD Linux版本上提升大图保存效率,同时提升了包含大量TrueType文字图纸平移、缩放效率;新增智能夹点、国密算法图纸加密及解密、端云协同、视图导航等功能。
依托ZWCAD平台及技术,结合公司20多年的行业应用开发经验,公司开发了面向制造业及建筑业客户的中望机械和中望建筑软件。此外,公司还推出了中望模具、中望景园、中望水暖电等行业应用软件,以满足各行业客户的专业化应用需求。
报告期内,中望建筑软件持续完善建筑专业功能,提升用户制图效率,增强了总图规划相关功能,完成道路半径、路宽标注、车位编号等功能开发,优化图名标注、标高标注和坐标标注等功能。除此之外,还优化了建筑类实体和图纸标注类实体的显示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简化或增强建筑实体显示效果;中望机械软件持续优化设计工具和算法,提供了更准确、高效的链轮带轮设计、惯性矩二次截面矩等功能。同时,优化了标准件入库工具的自动化入库功能,支持自动将标准件录入系统,降低标准件维护成本。
依托ZWCAD平台及相关技术,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教育行业的2D CAD信息化教学产品,为学校师生提供满足“教-学-考-评-赛”各环节所需的通用平台软件及细分应用软件,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相关产品的评分环节做了大幅功能与性能提升,分别对2D机械评分、2D建筑评分进行了算法优化和重构,对中望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提升软件V2023进行绘图评分提升;公司针对考试环节,对中望教育云平台进行了优化和重构,提升2D图纸阅读能力的应用适应性。
公司的3D CAD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具有自主Overdrive几何建模引擎的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平台产品ZW3D,以及面向教育行业的教学、创意设计等一系列的三维教育软件产品。
ZW3D是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平台产品,集“数据交互、实体造型、曲面造型、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模具设计、钣金设计、管道设计、机电协同设计、2-5轴CAM加工、结构仿真”等功能模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高科技电子、模具设计、家电等制造业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基于自主Overdrive几何建模引擎技术的三维几何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ZW3D在布尔运算、圆角、DE等维度的基础建模能力、大装配设计效率及工程制图能力,深化参数建模机制,大幅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和设计效率;推出全新的结构件设计模块,增强管道、线束等行业专业工具集;优化CAM刀具库,进一步提升CAM加工的用户体验;提供云端存储服务,提升文件共享的便利性。同时,在信创方面,ZW3D Linux产品能力持续增强,拓展适配更多国产软硬件,并强化二次开发接口能力,以满足用户应用开发和深度定制需求。
依托ZW3D平台及相关技术,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教育行业的3D CAD产品,包括面向中小学科创教育的3D One系列产品,面向建筑专业识图教学的中望3D Edubim识图教学软件,以及面向机械专业的三维模型评分软件。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幼小阶段启动了3D One Web的研发,以满足低龄用户3D创意创作需求;公司对于3D One AI软件的整体稳定性和公平性进行提升,以满足3D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竞赛的软硬件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建筑识图教学,公司大幅优化了中望3D Edubim的二维图纸、三维图纸的显示能力和操作能力;公司对三维模型评分软件的底层算法和评分性能进行重构和提升,兼容了3D One系列产品的图纸评分功能。
公司的CAE系列产品包括基于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的开放式通用前后处理平台ZWMeshWorks,通用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软件ZWSim Structural,基于多算法的通用三维全波高频电磁仿真分析软件ZWSim Waves以及集建模仿真于一体的有限元低频仿真软件ZWSim Metas。
ZWMeshWorks是一款基于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和网格剖分技术的面向多学科、多物理场的国产CAE求解器集成开发平台。
报告期内,ZWMeshWorks显著提升网格剖分效率以及质量,并强化网格修复、重剖分功能,进一步扩展了软件在前处理方面的能力。
ZWSim Structural是一款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前后处理平台ZWMeshWorks所打造的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为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与结构仿真工程师提供集建模设计与仿真分析于一体的“设计-仿真双向协同”式开发环境。
报告期内,ZWSim Structural持续增强疲劳分析(包括恒定幅值加载、变幅加载两种加载方式)与随机振动分析能力,增加了螺栓、刚性杆、电焊、销钉等连接方式,同时提升了大规模矩阵计算的性能,增强了面向特征值求解模块的能力,该模块已基本满足国产化替代需求;有限元求解器可支持13种分析类型,支持复合材料分析以及参数优化等,为通用机械、汽车配件、模具制造等产品的静强度刚度、模态与响应、疲劳寿命与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模拟环境。
ZWSim Waves是一款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前后处理平台ZWMeshWorks打造的三维全波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为电磁仿真工程师提供集建模设计与仿真分析于一体的“设计-仿真双向协同”式开发环境。
报告期内,ZWSim Waves优化了FEM网格生成引擎,提高了网格剖分成功率;新增FEM求解器中快速创建空气盒子功能,用户操作更方便;新增FEM求解器的终端类型波端口激励以及FEM求解器TDR参数提取功能,进一步拓宽仿真应用场景。
ZWSim Metas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前后处理平台ZWMeshWorks打造的有限元低频仿真软件,为电机、输变电行业的设计与仿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ZWSim Metas依据客户需求持续开发新功能,目前已支持旋转运动设置、斜槽模型设置、自动处理几何干涉等,可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机电设备设计环节的电磁场分析。
悟空平台是公司为满足大型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发/生产/建造需求而打造的新一代高端三维CAD图形平台,为泛工程领域提供多学科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原型版本的基础上完成产品化,移植并完善平台的草图设计、实体建模、装配设计等功能,针对大体量装配场景进一步优化平台性能,大幅优化装配体量、显示帧率、加载内存、操作时间等,有效的拓宽了用户的建模场景,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同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初步满足了行业垂直应用的研发需求。
公司CAx系列产品的研发遵循以产品规划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模式,覆盖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产品测试和产品发布四大研发过程,逻辑关系描述如下:
公司研发人员从市场、行业、用户、技术等多个角度出发,搜集整理产品改进点,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按照重要性及紧迫性进行排序汇总。研发人员根据汇总情况编制产品研发规划初稿,再综合考虑竞争对手、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研发力量等,对产品规划初稿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提交主管领导审阅修订后形成正式的产品规划书。
项目组将根据产品规划书中的规划点拆分为具体的项目,并形成项目规划,包括项目总体目标、工作量的估算、任务的分解产品是什么意思、项目优先顺序、项目组的人员构成、项目的进度计划、项目的总体方案等内容。
项目组根据项目目标推进需求开发、设计与编码、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项目集成、产品化等活动步骤,直到项目交付。
A.需求开发:研发人员和产品定义人员围绕项目目标进行详细需求开发,经评审确认后形成《项目需求开发文档》。
B.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研发人员根据需求开发文档,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审批通过后参照《项目提交与编码规范》进行编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C.模块测试:项目集成到系统之前,研发人员结合项目需要实现的功能,通过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输入并观察输出数据,对项目功能进行验证,确认功能的实现以及模块间的接口、交互以及依赖关系是否正确产品是什么意思。
D.项目集成:模块测试通过后,项目经理组织集成前的测试以及集成,并跟进以及集成后问题的解决,确保集成后项目代码与原有代码协作良好,不会产生冲突。
A.系统测试:测试人员针对产品版本进行系统性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法,即不管程序内部的实现逻辑,以检验输入输出信息是否符合有关需求规定的测试方法。同时,系统测试还需要关注软件产品的非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容量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兼容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可用性测试和用户文档测试等。
公司成立联合项目组,分别管理用户需求端以及产品研发端;建立不同层级的协作机制,实现有效的资源协调、冲突管控、信息共享等。在服务层面上,公司提供技术以及研发层级的支持,通过持续不间断的驻场、在线沟通等形式,高效解决问题和收集需求。在功能层面上,公司采用小步快跑的迭代策略,产品功能不断覆盖和满足客户的设计场景及流程,直至达到全场景和全流程覆盖。
在生态建设方面,公司通过与行业领先的方案提供商紧密合作,形成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公司针对不同行业的典型场景及诉求,提供相应的技术能力支撑。在功能层面上,公司采用快速响应、快速迭代的方式,及时高效地提供API层面的能力支撑,优先打通解决方案全流程卡点问题。在服务层面,公司专职的生态体系团队以及研发团队进行重点支持,协调配合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公司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销售区域遍布全球。根据客户的所处行业、经营特征及市场需求,公司采取直销及经销两种销售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区域市场下沉,市场覆盖密度与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缩短客户服务半径;持续提高直销团队综合素质,提升终端客户服务质量。同时,公司进一步提升行业标杆客户专属服务团队的专业度,吸纳具备丰富行业知识和经验的高质量人才,为行业标杆客户提供更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产品目录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全国经销渠道建设,充分发挥合作伙伴在特定行业和下沉市场的优势,与公司形成合力,强化客户服务能力和支撑整体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探索和优化渠道制度的顶层设计,并不断提升赋能合作伙伴的能力,包括伙伴权益、成长路径、运营效率及赋能体系等,秉承公平公正和鼓励奋斗者的大原则,树立伙伴长期合作共赢的信心。全国经销网络的密度持续提升、合作持续深入,公司的境内市场覆盖度进一步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本地化战略布局,吸纳优秀人才,加强重点国家的本地化团队建设;同时继续推进海外经销渠道网络建设,加强与现有代理商的协作,并且不断提升海外经销网络密度,为海外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公司主要通过永久授权模式向客户销售软件产品并收取授权费,即公司提供对某一版本软件产品的授权是永久性的,如后续客户需要对该版本进行升级,则需另外收取升级费。按照不同授权方式,公司软件产品可进一步分类为单机版、网络版和场地版。
②网络版:公司为此类客户提供某一版本软件的永久授权,按合同约定的可同时在线的最高用户数量收取授权费。
③场地版:公司为此类客户指定的经营场所提供不限数量的某一版本软件的永久授权,并针对指定经营场所收取授权费。
订阅授权模式是指采用软件产品订阅模式进行销售,即与客户逐年签订合同或签署多年框架合同并按期收取软件授权使用费的盈利模式。报告期内,为了匹配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持续优化订阅模式,灵活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相关订阅系统率先应用于ZWCAD个人版和移动端产品,即用户可通过系统账号,自主管理和续订订阅前述产品产品5个层次。后续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和客户需求将订阅系统应用至更多的产品中。报告期内,公司订阅授权模式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
公司作为软件开发企业,销售自主研发的软件因其可批量复制的特性,不涉及生产环节。公司日常经营发生的采购主要包括房屋租赁、委托开发、技术服务、业务推广服务及外购产品。公司具体采购流程包括:制定采购计划、提出采购申请、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实施及验收、付款及会计控制等环节。
公司销售人员或者经销商负责发掘潜在客户,与客户直接沟通并建立关系,收集客户需求,并协调各部门资源响应客户需求,促成双方合作的达成。与此同时,公司技术部门会配合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售前技术服务,解答客户的疑虑,协助客户确认公司产品或方案能满足客户设计/生产的技术需求等技术工作。主要的售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②技术交流/产品演示:向客户的使用部门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和演示产品及方案,回应客户技术细节上的咨询,深入实际应用场景了解客户的需求。如果有定制开发需求,售前作为客户与研发部门的桥梁,收集客户的具体需求,并协助研发部门进行功能开发与验证。
③产品培训和试用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客户使用公司产品进行设计或生产。公司技术人员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及时解答客户试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汇总产品目录内容,必要时反馈给研发部门。
④测试验收和交货,对客户测试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确认公司产品方案能满足客户需求,完成产品交付,确定双方的合作和后续售后的工作安排。
在产品交付之后,公司提供线)售后技术支持服务,解答客户对产品使用的问题,促进公司产品的落地应用。针对客户反馈的改进需求,技术工程师会整理分析并录入产品管理系统,研发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发布产品补丁进行产品优化迭代。
此外,由于公司终端客户分布广泛、语言差异较大,公司直接提供售后服务的成本较高。因此公司加强对经销商进行培训,由其负责对终端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如安装、培训、技术支持等。若超出经销商服务能力范围,经销商向公司汇总反馈,由公司的技术团队与经销商一起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ZWCAD关键核心技术:A.自主研发突破二维硬件加速技术,实现利用GPU进行二维图形渲染(如基于GPU的线型、线宽渲染算法),支持显示数据分治管理与合批渲染,二维图形渲染效率提升约5倍;B.采用多重采样抗锯齿技术实现平滑线显示,同时自主研发光晕高亮渲染算法,提升二维图形渲染效果;C.自主研发了自适应帧率控制技术,通过算力优化,对大批量输入任务进行负载均衡,以确保平台能快速响应任务诉求。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于勘测、制造行业大批量输入坐标点绘制的应用场景效率提升近10倍;D.应用增量保存技术,优化底层数据结构,智能识别关键数据,配合内存的段页式文件管理方式,自动做出最优的保存策略,对效率与空间占用进行有效平衡,存储效率提升约5倍;E.优化文字综合引擎,新增编辑排版引擎,利用依赖倒置原则配合分层设计,解耦文字数据、业务、计算、显示模块,大幅提升文字编辑灵活度;F.基于国密算法,自主研发了图纸和图形特性加密解密技术,提供了信创环境下对图纸加密、解密的双向操作能力,为信创环境下图纸数据安全可控提供有力保障;G.基于中望软件自主的ZWGCM几何约束求解器技术,ZWCAD Linux产品实现参数化约束,提供了多种几何约束、尺寸标注约束、自动约束和参数管理等功能,大幅提升用户设计准确性和效率;H.突破了Linux系统环境下“云+端”协作同步技术,实现ZWCAD Linux产品和Cloud2D产品进行双端协同。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以上核心技术进一步扩大ZWCAD产品的性能优势,显著提升用户设计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在信创产品上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安全可控。
ZWCAD Windows产品共提供了包含4类API的SDK,高度兼容2D CAD第一阵营产品的API,支持基于第一阵营CAD平台的二次开发专业应用的低成本移植。
ZWCAD Linux产品在不断完善产品功能的同时,也快速完善API体系,提供了包含4类API的SDK,继承了ZWCAD Windows产品的API高兼容性优势。报告期内,ZWCAD Linux产品重点提升了次开发接口能力,封装了近2000个.NET API,进一步完善了该开发语言操作CAD图纸数据的能力,新增支持通过.NET接口定制Ribbon界面能力,满足用户基于ZWCADLinux版本的.NET接口二次开发需求;同时,增加了大量的ZRXSDK二次开发示例程序,并对二次开发说明文档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完善,极大的提升二次开发的友好性、便利性,大幅降低了用户基于ZWCAD Linux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和移植的难度。
报告期内,公司的3D CAD产品ZW3D持续进行产品迭代,提升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能力,强化复杂场景设计支撑能力,提供更多专业的行业设计工具,提升加工刀轨质量和编程操作效率。报告期内一共完成1次产品新版本发布工作(见表2)。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夯实和强化ZW3D关键核心技术:A.深化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增强圆角、布尔等基础建模能力,优化多边界曲面连续性,进一步满足复杂场景下高质量建模需求;B.持续完善三维参数化设计引擎技术,提升长特征历史下的重生成稳定性和效率,进一步满足用户快速建模、频繁编辑和稳定更新的需求;C.强化大场景装配设计支撑技术,优化组件管理、约束求解等技术,实现装配数据及其流向的标准化管理,大幅提升关联更新的稳定性和效率;D.深度优化新渲染引擎,实现与平台的深度适配,进一步优化显示效率;E.优化CAM车削与铣削刀具的定义和调用总流程,形成大规模刀具库,进一步提升CAM加工的用户体验;F.增强基于统一底层数据的CAD/CAE/CAM一体化能力,进一步满足客户从设计到仿真到制造的产品开发全流程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对以上核心技术的持续升级,进一步提升了ZW3D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设计能力和效率,并践行“All-in-One CAx一体化”战略,提升ZW3D在泛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提效设计,加速智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夯实、强化并突破CAE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A.发挥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的技术优势,新增网格自动修复与重生成能力,在网格布尔裁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智能且强大的几何清理修复能力以及生成网格能力;B.结构仿真新增了两种主要的仿真分析类型,即随机振动分析与疲劳分析,在载荷、接触以及连接关系方面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进一步拓宽了中望结构仿真面对不同行业需求所形成解决方案的功能广度;C.高频电磁仿真对EIT算法进行了重构;D.低频电磁仿真在平面电机的设计与仿真商业市场取得了突破,目前已可为中小型电机厂商提供电机快速设计与仿真优化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持续升级和突破,进一步拓展了CAE前后处理能力、多物理场求解能力和平台的集成能力,提供更为高效的仿真分析产品的同时,向All-in-One-CAx研发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致力于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悟空平台是公司正在打造的新一代高端三维CAD产品。在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悟空平台第一个产品版本的研发,持续夯实平台底层能力:A.深化参数化特征建模引擎技术,提升建模稳定性;B.完善基于三维轻量化的装配设计技术,使其支持大体量装配设计;C.提升三维图形渲染引擎性能,实现大模型的高效显示,同时通过按需加载、按需更新等策略,为大体量装配场景提供更加流畅的设计体验;D.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使悟空平台能够向二次开发用户、深度合作伙伴等不同层级的开发用户,提供各类三维设计平台能力及接口,以支持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多种应用开发需求。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对以上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将逐步夯实平台技术底座。通过联合更多行业客户和开发商伙伴,为泛工程领域共同打造多学科、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国产三维解决方案。
中望BIM协同设计平台是基于悟空平台开发的首个行业应用产品。报告期内,在原型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化功能移植,已初步完成建筑模型设计工具、项目管理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构件编辑器四大模块框架以及数据流程,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管理、构件库、轴网、标高、墙、柱、板、楼梯、屋顶、图层、标注、约束、平立剖视图、数据传递等功能,初步满足建筑专业设计需求,为今后的产品落地及项目验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Cloud2D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拓展产品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场景下的图形渲染效率,增强看图审图功能,支持端云协同,同时针对Windows/Linux端产品上的二次开发应用,提供ZRX二次开发接口并深入探索云原生架构下新的二次开发架构体系,以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系统的集成需求;Cloud3D重点增强渲染引擎能力,目前已支持万级装配的流畅显示,初步具备大装配场景设计能力。其核心组件针对国产服务器与国产操作系统进行了适配,可以支持纯国产环境下的私有部署。凭借对于典型设计场景的带宽、云计算资源利用率的深度分析,Cloud3D实现了更高效的任务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1项,申请境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项,并获得4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共拥有51项专利、361项境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境外著作权,5项作品著作权。
公司基于市场需求,立项开发悟空平台项目和Cloud3D项目,2022年自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阶段评审后开始资本化。截至2023年6月,悟空平台项目处于在研状态,Cloud3D项目已于2023年4月结转至无形资产。
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冠转入常态化防控,公司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逐步恢复正常。围绕“All-in-OneCAx一体化”战略,公司进一步加快对于业务拓展和研发建设进程的推进力度。依靠过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战略布局,公司的发展重回正轨,各业务板块经营业绩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68.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9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7,491.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72%,主营业务收入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2.52%。
尽管新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渐式微,但考虑到包括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的长周期复苏、国际贸易纠纷的持续演化、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在内的度因素,短时间内工业软件行业客户整体的采购预算仍难以充分释放。因此,公司未来将坚持谨慎乐观的经营态度,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深化业务布局,以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产品为己任,满足其在国产化替代、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等维度的核心需求,与各级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续共赢的工业软件生态体系。
在境内商业市场,公司借助高性价比、本地化服务、研发资源、生态建设、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体量、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境内商业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89%,行业大客户深度服务加区域市场覆盖下沉的业务布局成效初显。
在国际技术封锁持续的背景下,包括工业软件在内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且在三年疫情的催化下,各行业企业纷纷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以求实现降本增效。在此过程中蕴含的可观业务机会,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赋予了业务持续增长的环境和条件。但与此同时,由于境内企业仍普遍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期,中小企业软件采购预算依然吃紧,行业大客户的复杂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的攻坚难度客观存在,因此公司在境内商业市场上,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客户分层的战略布局,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泛行业中小企业客户的覆盖以及销售区域下沉的力度,通过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满足广大客户需求。从结果来看,客户对于公司最新发布的ZWCAD2024版以及ZW3D2024版的满意度相较过往版本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压强对行业标杆客户地攻坚,与客户在典型应用场景同打磨行业解决方案,比如与国内公路桥梁基础设施行业龙头企业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围绕CAx技术攻关与创新应用开展度的深度合作,联手打造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苏交科300284)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充分发挥自身CAx技术优势,以“新一代高端三维设计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强强联合共同打造面向交通市政行业的国产三维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内商业市场继续重点投入国产工业软件产业生态系统建设,通过收购国内电力行业专业软件厂商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面向电力工程建设行业通过国产CAx技术底座建立完整的行业三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公司服务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客户的能力。此外,由公司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广州市黄埔开发区,将致力于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可持续共赢的工业软件生态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境内业务模式仍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在持续强化公司直销业务优势的同时,公司不断织密全国渠道经销商网络,充分发挥渠道伙伴在特定行业和下沉市场的优势数码评测专业网站,并通过多种途径赋能和支持渠道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为各细分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
积极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要求,公司始终致力于贯通式人才培养,为不同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教育服务。
在基础教育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3DOne系列软件使用人次已超1,500万,累计使用人次8,491万;系列软件新增进入5个省2套省级教材,累计进入国家级、省级教材合计41本,覆盖18个省份。报告期内,公司共支持赛事103场,覆盖33个省级行政区(、、宁夏、山西除外),参赛人数逾25,000人。
在职业教育方面,公司持续服务于技能人才培养事业。报告期内,公司入选教育部现场工程师项目合作企业,持续建设三十余所所产业学院,实施国产软件进课堂、数字化课程开发等工作,组编的8本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此外,公司积极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及支持相关重点赛事。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工作上,公司顺利完成第一批国家制图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开发工作,报告期内申报培训认证人次近8万。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参与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成立,并受邀参与云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等各省行业&市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在高等教育方面,公司积极服务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2项。同时,积极服务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数字化创新设计”赛道,支持全国23个省份省赛(覆盖488所院校,1,273支队伍)及国赛(484所院校,751支队伍)的举办。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取得显著增长。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对公司开展业务的阻碍进一步消退,外币汇率变化等因素也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的海外本地化战略布局以及全球渠道商网络体系优化工作的成果开始逐步体现,为公司境外业务的拓展加快提供了关键的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设立泰国办公室,并且在东南亚、日本、欧洲、中东、南美等区域广纳全球英才,持续扩充本地业务团队,强化本地销售服务能力。此外,公司持续加强全球渠道商网络建设,积极拓展新渠道,并全面提升技术团队对全球渠道商的服务支持能力。2023年4月25日,公司在迪拜成功举办中东地区合作伙伴论坛;2023年6月14日至16日,公司在日本成功举办亚洲合作伙伴论坛,与区域内重要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就公司产品技术、商务合作、业务拓展、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成员、研发团队、业务团队均多次深入境外市场走访调研,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对于国际工业软件市场发展的认知,切实加深从研发到销售各个环节体系员工对于海外用户需求的理解,为公司不断向海外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和更专业的技术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持续践行“All-in-OneCAx一体化”战略,致力于打造一个贯穿设计、仿真、制造全流程的自主三维设计仿真平台。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基于系列核心技术,持续对公司二维CAD、三维CAD/CAM、电磁/结构等多学科仿真等All-in-OneCAx产品矩阵进行迭代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到16,738.27万元,同比增长28.38%。
一方面,公司持续打磨并强化2DCAD产品,促使平台性能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围绕二维设计主工作流提升用户设计工作效率,助力ZWCAD整体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提升平台三维基础能力,完善部分三维特性,包括透视视图、三维动态观察、飞行和漫游,为后续更多三维特性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ZWCAD在平台行业应用方向进一步拓展,完成服务于建筑、测绘行业的点云数据导入和后处理功能。
公司持续加大对ZW3D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持续夯实基础建模能力,强化参数化设计能力,提升大场景装配设计支撑能力和工程出图能力,提供更多的行业专业设计工具集,持续拓展建设产品生态圈,并进一步增强CAM加工能力及深化集成CAE分析能力。通过持续与行业典型客户进行深度打磨,产品的行业试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在通用机械、电子高科技、模具及装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公司依托在研发设计类软件行业深厚经验以及体系完善的技术储备,持续深耕网格、结构、电磁三大核心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主内核优势不断提升几何处理、网格划分等前处理能力,大幅增加结构仿真功能,增加低频电磁(ZWSimMetas)在电机行业的应用场景、拓宽高频电磁(ZWSimWaves)产品的能力范围,提升计算精度和效率,进一步扩大了中望CAE产品在机械、汽车、电子、电机等客户设计场景中的应用范围和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新领域产品的研发道路上持续前行。
公司持续攻关悟空平台,打造新一代高端三维设计平台数码评测专业网站。自2023年以来,中望软件与苏交科成立合资公司,发挥悟空平台的CAx底层技术能力优势产品是什么意思、结合行业应用场景,共同打造面向民建领域、交通市政领域的国产高端三维解决方案。今年4月,中望软件正式收购北京博超,计划进一步整合其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悟空平台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落地,为该领域提供优质的国产三维解决方案数码评测专业网站。
在云CAD产品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Cloud2D增强看图功能特性,优化基于WEB的渲染能力,大幅提升渲染效率,提供版本管理功能,让用户具备多版本的管理能力;提供端云协同功能,支持多端统一访问云存储,方便与端产品的相互协同。与信息系统集成商协作,增强私有化部署方式下与客户系统的集成能力,扩展多种文件获取与系统定制方式,探索二次开发方案。
Cloud3D在公测阶段积极响应用户诉求,持续提高协同设计能力:A.完善装配模块,优化装配约束选择效率,扩充约束支持对象范围,提高基础设计能力;B.发布爆炸视图功能,支持移动、旋转、沿径向、沿离散轴炸开,支持沿中心自动炸开;C.发布即时评能,提升协同效率;D.版本管理模块进入内测。
信创产品方面,公司基于Linux平台的CAD产品能力稳步提升,对国产软硬件环境的适配和认证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并联合国产软硬件设备厂商提供国产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同时,为满足各行业用户深度应用需求,公司进一步完善二次开发接口体系,为基于Linux平台CAD产品的二次开发扫清障碍,并同步提供移植开发工具,提升向Linux平台的移植效率,促进信创领域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生态发展。
公司持续聚焦CAx核心技术,提供完整覆盖CAD/CAE/CAM的产品矩阵,并通过标准、开放的API赋能各级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更贴合行业需求的垂直解决方案,建设可持续共赢的工业软件生态体系。
公司累计与国内外不同行业超过270家二次开发商合作,发布了380余个行业解决方案,涵盖民建工程、勘察规划、能源电力、公路交通、工程算量、协同设计与管理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开拓和深入细分行业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与合作伙伴以及行业头部用户更紧密的合作,验证下一代三维图形平台为土建、公路交通、能源电力、船舶等行业的提供服务的能力,并在后续的迭代版本中,逐步将平台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拓展其服务各行业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中国交建601800)集团的应用验证工作。期间在天正软件、上海同磊、江苏狄诺尼、南方数码、北京理正、西安经天交通工程技术研究所、杭州飞时达、上华软件、杰图软件、北京跨世纪等二十余家合作伙伴的紧密配合下,为中国交建集团下属设计人员提供了完整覆盖公路、桥梁、涵洞、水利、土建、市政、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应用,并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及设计工作对相关专业应用进行了验证,确保中望平台+专业软件能够满足完整专业应用需求,形成设计工作闭环,具备在所验证专业领域应用的能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和各行业典型客户进行合作,与开发商合作伙伴一起对所提供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打磨,不断推进基于中望平台的全国产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落地应用。
在品牌建设方面,报告期内,随着境外线下活动的全面恢复,公司进一步加大在海外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巴西等参加共计20场知名工业展会,如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法国GlobalIndustry工业展、意大利MECSPE工业机械展、日本DMS工业设计及制造解决方案展览会、墨西哥机床展览会TECMA、马来西亚机床及金属加工展览会METALTECH等,并引起参会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参加上述展会数码评测专业网站,公司得以在深入了解海外客户需求的同时,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CAD/CAM/CAE解决方案。此外,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公司显著优化线上品牌宣传推广的效果。凭借良好的用户互动反馈,公司线上品牌热度持续提升。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公司始终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人才质量,公司持续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方面通过社招渠道广泛招募拥有行业经验或资源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招渠道大力延揽有梦想、有潜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效满足招聘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的人才突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岗总人数增加至2,081人,其中包括硕士508人、博士26人,包括毕业于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普渡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产品5个层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人才。
为了夯实人才队伍,公司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为各级员工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鼓励各级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2期新员工集训,帮助140位新入职员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产品知识,掌握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提升新人留存率与成材率;公司鼓励管理者内生,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各体系提拔了多名骨干员工为基层干部产品是什么意思,并落地2期基层管理者培训,帮助基层干部实现角色的快速转变;为了培养公司后备领军人物,公司于上海、武汉、北京三地组织了共3期培训,通过内部主题研讨分享、外部企业参观学习等多样化的形式,拓宽中高层管理者及储备干部的视野与思维;除此之外,公司还开展4场内训师赋能与认证培训,覆盖公司三大体系多个部门近70名学员,产出10余门内部课程,为公司经验沉淀与知识传承进一步夯实基础。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工业软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软件的复杂度高,专业性强,产品升级迭代较快,目前我国工业软件整体水平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未来,公司在CAD、CAE等领域需要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若公司未来自行研发的新技术不符合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或技术的升级迭代进度、成果未达预期甚至研发失败,可能在增加公司研发成本的同时,影响公司产品竞争力并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工业软件公司的核心技术是该行业公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公司无法完全排除第三方通过网络入侵或物理盗窃等方式造成的技术泄密的可能性。公司核心技术泄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并造成客户流失。
工业软件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较快,无论是现有产品迭代还是新产品开发都非常依赖于核心技术人员对行业发展趋势及研发方向的把握能力,同时也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研发落地能力。若出现竞争对手恶意争抢,或其他因素导致相关人才流失,则可能导致公司无法保持技术领先性,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达索、欧特克、西门子等国外竞争对手在工业软件市场竞争中总体上仍处于优势地位,尤其在全球中高端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首先,若上述国外竞争对手依靠市场影响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等优势调整其在国内的营销策略,则公司在国内的工业软件市场份额存在被蚕食的风险;其次,中高端战略性客户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拓展目标产品是什么意思。公司在拓展中高端战略性客户时,大概率会与国外竞争对手产生直接竞争,从而可能使行业整体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再次,国外竞争对手可能通过OEM核心技术来变相打击包括公司在内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国产工业软件企业,从而拉长我国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解决进程;最后,国内本土竞争对手为提升其占据的市场份额,或将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从而使得公司面临的竞争加剧。
目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有所提升,整体经济形势向好,但包括国际贸易局势多变、房地产行业结构性调整、制造业景气度恢复缓慢在内的多重负面因素仍然存在。由于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国内外的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教育行业,受到上述负面因素的影响程度往往较高。未来若宏观经济复苏态势不及预期,可能造成公司下游客户在信息化以及研发设计类软件需求上的进一步疲软,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的二维CAD平台技术,并形成了以自主内核为核心、开放的行业应用研发API接口为窗口、国内外数百家合作伙伴为基础的二次开发体系,在土木工程、市政规划、公路交通、自然资源、钣金模具、智能制造等众多行业具有深度服务产业合作伙伴与客户的实力。目前ZWCAD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已日趋成熟,功能和API完善且高度兼容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且凭借公司自主研发的二维图形渲染技术,通用场景下的ZWCAD在围绕二维设计主工作流的各环节性能均大幅领先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除此之外,ZWCAD逐步向行业应用方向进行扩展,具备服务建筑、测绘行业的点云数据导入和后处理技术,与国外同类软件相比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
此外,在信创领域,公司持续积极推动ZWCADLinux与国产硬件(CPU、显卡、打印机等)和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同时充分发挥API接口方面的优势,快速推出了机械和建筑专业应用,填补了国产操作系统上工业设计软件的空白。该产品依托ZWCAD产品优秀的跨平台架构,延续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性能优势,同时结合国产软硬件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调优,相较于信创领域的同类产品已形成鲜明的性能优势,同时公司还通过“跨平台COM替代技术”、“NET跨平台开发技术”、“Python二次开发技术”等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在提升二次开发体系的完善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产品开发、移植难度,引领和赋能众多二次开发厂商的信创生态建设之路。
公司持续强化自主3DCAD核心技术及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围绕3DCAD技术打造CAD/CAE/CAM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以3DCAD为核心的设计-仿真-制造全流程覆盖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Overdrive几何建模引擎,该几何建模引擎也是国内少有的实现商业化应用、在工业设计领域被大规模实践验证过的三维几何建模内核,其不仅保障了公司研发的自由度,还确保了公司无需向第三方缴纳高昂的专利技术授权费。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CAD核心技术,包括高阶曲面连续性、高精度建模、基于历史特征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与驱动、面向大体量装配的装配设计、高性能三维图形渲染等。公司具备核心技术的底层开发能力,产品核心模块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有效避免了在商业竞争及贸易争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况。公司通过十余年的高水平研发投入,结合国内外用户在多应用场景下的实践体验,对产品不断进行更新迭代,成功打造出基于Overdrive几何建模引擎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3DCAD平台软件ZW3D。ZW3D不仅被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高科技电子、模具设计、家电等行业,也在逐步被拓展至轨道交通、船舶、智能建造、汽车等大场景、高精度、高复杂领域。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攻坚,中望软件在CAE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建立了以中望结构(ZWSimStructural)、中望低频电磁(ZWSimMetas)、中望高频电磁(ZWSimWaves)以及中望网格处理(ZWMeshWorks)为主的中望仿真产品矩阵。中望仿真系列产品集成了中望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内核,且具有统一的用户界面,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设计仿真一体化。工程师无需在多款软件中来回交互,减少等待、学习和管理等方面的时间成本,避免数据流失、交互错误,统一的数据流让设计-仿真双向协同更加高效。此外,依靠对于多学科求解器、基于自主三维几何内核的几何清理与网格功能、HPC高性能计算等CAE关键技术的积累,公司的仿真产品矩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确保客户的安全使用。
工业软件研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软件研发,存在研发难度大、体系设计复杂、技术门槛高等问题,导致研发周期长、研发迭代速度慢、研发投入较高。因此,研发投入和复合型研发人才对工业软件的产品质量影响重大。公司多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从事研发设计类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与软件开发经验,对行业技术发展具有深刻见解。公司采取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团队质量,打造了一支专业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的研发人才队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增加至2,081人,其中研发人员1,118名,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53.7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公司研发人员的比例为37.30%,其中包括毕业于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普渡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26人。目前,公司共有广州、武汉、北京、上海、西安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六大研发中心。
经过二十余年的资源储备与积极开拓,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互赢关系。一方面,工业软件源于工业需求,用于工业场景,带有天然的工业基因,需要在工业场景中重复打磨方可加速性能提升。通过深度服务各行业标杆客户,公司在丰富的应用场景中不断夯实产品基础品质,实现产品迭代更新,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为公司吸引更多客户,最终形成了公司与工业企业共同发展、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公司对客户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满足程度稳步提高。公司通过自主核心技术,帮助客户安全地实现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依靠不断完善的工业软件底座平台和根技术,公司逐步开始有能力帮助客户结合自身行业经验打造企业级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
此外,公司的客户群体行业广、数量多,且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贯穿产品开发和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所以公司不同产品线的客户群体会拥有较高的重叠率,即庞大的二维CAD客户群体中蕴含大量三维CAD、CAE需求,而三维CAD客户群体中亦存在二维CAD需求,各产品线的客户资源相互赋能,助力业务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户需求的持续满足,帮助公司在取得客户高度信任的同时,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从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公司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共赢的工业设计软件生态系统,打造CAx(CAD/CAE/CAM)一体化解决方案,从产品技术、商业和教育维度出发,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多场景、多专业应用需求。
在产品技术维度,公司积极开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涵盖建筑水暖电、机械、景园、管道、机电协同等种类,其自研或国内外第三方合作的二次开发插件涵盖了工程建设行业和制造业大多数细分领域,助力细分行业客户提升设计效率。
在商业维度,公司有序且广泛地吸纳工业软件业务合作伙伴,持续提高国内外经销网络密度,充分利用和发挥经销伙伴在特定行业、下沉市场和地缘位置上的优势,提升客户服务的效率和深度。目前,公司已与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技术和业务伙伴开展合作。
在教育维度,公司围绕“助力国产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自2008年起持续投入工业软件教育生态建设,依靠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能认证、技能大赛等方式助力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应用、研发人才培养,推出一系列面向教育行业的教学、创意设计二三维教育软件产品,并提供创意设计社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国特色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等服务,覆盖普教、职教、高教三个阶段,赋能创新教育发展。目前,公司已为3,000多所本科、职业院校的建筑/机械、园林、测量、信息技术、3D打印等专业提供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并服务K12学校/机构超80,000所。
公司坚持“All-in-OneCAx一体化”战略,专注CAx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的基础上形成以CAD/CAE/CAM为核心的CAx产品技术矩阵,并拥有二维CAD平台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EIT算法、网格剖分、前后处理等核心技术,以此形成公司CAx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的基石。
公司的核心技术持续升级与突破,使得CAD/CAE/CAM平台软件产品的能力边界得到不断扩展。通过利用CAx一体化技术,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概念设计、结构设计、仿真分析、生产制造、后端维护和产品展示全流程的软件平台及相关技术服务,有利于公司全面优化整体产品研发制造技术体系,进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服务。
公司聚焦CAx一体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融合,从技术和应用角度推进设计-仿真-制造/建造的有效落地,同时持续投入本地端及云端产品优化,以进一步加强CAx一体化优势,构筑竞争壁垒:在Windows端,公司继续发力,进一步拉开在Windows端产品上与国内同类厂商的能力差距;Linux端系列产品稳步推进,引领国产工业软件信创生态建设;云端产品快速发展,通过发挥自主核心技术和云端优势为客户打造云端CAx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