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科技创新网络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30
主要由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科学普及和科技战略研究的领军专家组成,课题学术支撑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同时参加了研讨的还有来自国内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社会组织以及国防、气象等重点领域的4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
主要由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科学普及和科技战略研究的领军专家组成,课题学术支撑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同时参加了研讨的还有来自国内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社会组织以及国防、气象等重点领域的4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课题组围绕习总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下简称“两翼理论”)的重要思想,从4月下旬至9月开展了持续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在专家研讨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刻认识习总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建议实施“大科普战略”的研究报告》。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科普工作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深刻领会习总的“两翼理论”,把握科学普及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与新内涵,提升科学普及的历史定位中欧科技创新网络,制定“大科普战略”,谋划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蓝图,努力构建大科普工作新格局,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根基和战略支撑。
进入新时代,科普工作自身呈现出新变化,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深刻认识到科普的理念之变、手段之变、方式之变、机制之变,摒弃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实现科普理念、科普机制和科普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升。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新一轮科技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重塑世界格局乃至国际秩序。科技知识的创造、传播、扩散、应用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如此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使得科技创新发展和国民科学素质提升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科学普及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培育社会的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普的经济、中欧科技创新网络、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通过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促进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摒弃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以自我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要立于时代潮头定位科普,深刻认识科普的内涵之变、理念之变、手段之变、机制之变,从而实现科普理念、科普机制和科普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升。
1. 科普的理念之变。新中国科普走过的70年是一部对科普理念、使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今天的科普理念要逐步从过去的侧重传授知识、教授方法为主,演变为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和营造社会氛围为主,这是对科普理念和科普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要求。面向未来的科普,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价值引领,将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传播推广,让科学成为绝大部分公众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底层逻辑和自觉习惯。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塑造中国创新文化,形成中国科学文明,是当下重大而迫切的命题。
2. 科普的手段之变。高质量科普供给不应再是大水漫灌,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及时精准、启迪思维的科普,以更加人性化、平民化、生活化的姿态去贴近大众。只有让大众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大众才会去体验、实践,形成大众的内生动力,这样的科普才会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比如,一些地方打造的“科学咖啡馆”强调的就是在融洽的氛围中让科学家与公众平等互动。比如,科技扶贫、民生科普也是满足公众需求的举措,这些都是科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3. 科普的方式之变。当代科技发展正不断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习总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科普信息化,就没有科普现代化。科普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智慧化对传统科普带来的挑战,抢抓机遇,紧跟前沿,善于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感知用户需求,组织内容创作,匹配科普资源,及时精准送达,为智能社会科学普及提供智慧化支撑。
4. 科普的体制之变。从科普实践看,亟须转变优化科普工作体制机制。首先是组织动员机制。长期以来,科普工作习惯了公益性属性,过多依靠政府推动,对社会化动员机制、市场化运行模式探索不足,需要推动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动员机制和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转变。其次是组织保障机制。解决科普资源下沉不畅、上下协同联动不够问题,需要探索构建省级统筹、市为中心、县为基础、社区为重点的四级联动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再次是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破解基层“四缺”难题,需要打通科普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探索“三长”带“三会”的工作模式,即发动基层医院院长、中小学校长、农技站站长成立健康医疗、青少年科技辅导、农技推广的学会协会,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同时,需要积极探索科技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中心的有效机制。
5. 科普的环境之变。随着人类社会加速向知识社会转变,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科普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已逐步成为展现国家科技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科学普及在提升全球科学共识、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加强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需要以更加开放的世界眼光,将科学普及置于国际语境中发展提升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体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要求,在汲取好的发展经验和智慧发展提升的同时,为世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中国经验,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进文明互鉴,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科普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两翼理论”为根本遵循,以实现国家创新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政府统筹协调,科技组织动员发动,社会力量全体行动,各行各业踊跃参与,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形成全国推动、全媒传播、全体行动、全民参与的共抓共建共享大格局,形成全社会、全民族创新发展强大合力,形成科技创新与普及布局合理、协调发展、互为助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科技治理新格局,加速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硬实力和创新文化软实力,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提供强大动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大科普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我国体制和制度优势,打一场创新发展的人民战争,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建成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和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高地。
1. 大目标。大科普以提升完善人的素质为目标,大力提升科普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形成全领域、全社会、全产业、全媒体互动的科普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科普的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价值,大幅提升科普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支撑作用,加速创新发展进程。
2. 大工程。大科普意味着科普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广量大,任务艰巨,在强调政府统筹推进和基础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对数字化、“双碳”目标等涉及面广、工作因素众多、后果影响重大而且深远的关键、共性、基础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扫盲式、工程化集成推进方式,系统推动实施新时代科普大工程。
3. 大协作。大科普工作主体涉及政府、科技、传媒、文化、企业等众多部门和行业,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科普事业,在大科普的实践中逐步健全完善有效的科普工作体系和治理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科普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健全完善科普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社会化,实现全社会协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治理模式,大力提高科普工作的效率。
4. 大创新。科普事业发展的环境、条件、要求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大科普就是要站在时代前沿,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定位科普工作,把创新贯穿到科普工作的全过程全链条,突出科普的理念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加强以内容创新、表达创新、活动创新为代表的全面创新。
5. 大服务。大科普强调普惠公平、全民受益,关注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公众需要,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公众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建立全民普惠的科普服务体系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大幅提高科普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和强度,提供立体、泛在、及时、精准的科普服务,实现科技成果的全社会共享,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实施大科普战略,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普运行体系达到和谐互促,共生互利,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为科学普及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为科技创新培植坚实肥沃的创新土壤。
科普事业新体系蓬勃发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全员、全时、全域、全场景发展,各类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学习场所,科普资源平台汇聚国内外海量优质内容,为城乡公众提供无差别的个性定务。先进的媒体融合技术引领科学传播体系,形成集主流媒体权威性、自媒体多样性和公众传播广泛性于一体的科学传播主体矩阵,应用全媒体超高清显示、智能生产精准传播、内容监测等技术,科普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不断高效化、去中心化,传播渠道的丰富性、可触及性大大提升。成熟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市场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的新科技发展动态,精准个性的科普内容服务,丰富新奇的科普文娱活动,人们既是科普资源的生产者,又是科普内容的消费者,在完备的市场运行机制下,科普龙头品牌和企业林立,各类科普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完备高效。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科普政策体系中协调配合,信息流通顺畅,协商平等高效,决策科学透明,响应迅速高效,科普有机融入国家各领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相互融通,资源互动,科技共同体和公众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实现优势互补,科普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普转化和展示体制完善、机制顺畅、执行规划、普惠增效。科学普及类高校专业建设完善,科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高素质人才集聚,职业发展保障完善,后备人才充足,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科普志愿者等兼职队伍建设大大改观。
科学的文化力量引领创新发展。国民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科学成为与道德、法治同等重要的社会基本价值遵循。科学精神成为贯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文化血脉。社会整体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取得巨大跃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参与创新思考和创新事业的群体显著扩大,公民的创造才能和天赋被普遍承认和理解,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被极大激发和保护,观念突破、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市场拓展等更新变革的速度大大加快,周期大大缩短,成果不断涌现。
基于此,凭借不断更新的发展理念、产业模式和技术应用,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力取得质的飞跃,社会整体物力资源极大繁荣,为社会治理、文明、精神富足和生态友好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社会系统协调运转,人民综合素质提高,生活富足美满,国家整体竞争力迈入世界领先新台阶。
“大科普战略”是丰富“两翼理论”的政策实践,实施“大科普战略”是在新发展阶段,系统谋划国家创新发展大计的重要契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
自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以来,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日益加深,以德国巴斯夫工业实验室和美国硅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产学研联合体展现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也促使德国和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中欧科技创新网络,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应用、教育文化再次呈现交互推动、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传统的科学普及融入技术应用和教育文化,内涵得到了新的拓展。基于“大科普观”构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科技治理新格局,对国家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推动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科技创新的成果涌现推动了科技的诞生,而科学普及对于解放思想、振兴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推动实现经济繁荣。一方面,思想解放需要科学普及拓展认知边界,为科技和经济繁荣提供精神力量。回顾世界科学发展历程,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科学中心,正是得益于布鲁诺中欧科技创新网络、伽利略这些科学家对新科学、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普及,才有了科学知识的性进步,为国家昌盛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教育兴盛需要科学普及提供科学的知识和方,从而产生高素质的创新大军和人才储备。反观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科技强国都是教育高地,也是科学巨匠的汇聚之地。因此,在创新发展总体目标指引下,推动思想解放、教育兴盛和科技,必须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政府支持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当一国政府通过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资金政策等给予科学足够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与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相符合时,便有可能为该国打造世界科学中心、实现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如,法国政府在17世纪成立巴黎科学院,德国政府创办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学会等,美国二战后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防先进研究计划署(DARPA)、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以及颁布《拜杜法案》等,这些都为强化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的创新实力提供了重要的前期支持,提升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国家战略层面,将“大科普战略”作为国家面向未来的战略优先和基础工程,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工作体系、功能定位、实现路径进行统筹谋划,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是顺应当前世界科学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大势、紧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重要举措。
实施“大科普战略”的核心任务是:面向建设高水平自立自强世界科技强国,在凝聚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共识的基础上,坚持融通发展、协同治理,坚持着眼长远、因势利导,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引领,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合作,坚持精准施策、务实高效,全面推进科普工作创新,构建科技创新与普及融合互动的现代化科技治理体系,构建互为动力的科技创新与普及体系,构建充分体现和保障“两翼”同等重要的基础制度和治理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体系的融合,形成适应创新发展新要求大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科普领导体制:坚持党对科普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议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的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带头落实“大科普战略”,形成党领导下的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创新发展理念,以“两翼理论”指导创新发展全过程。建议坚持将习总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大科普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贯穿于创新发展的全过程,贯穿落实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一切工作之中。
(三)推进科普战略创新:将“大科普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建议将“大科普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明确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将“大科普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设计,将“大科普战略”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科普战略”作为衔接科技创新和现有科学普及政策的桥梁,是对现有国家战略体系重要而紧迫的补充。建议推动“大科普战略”与国家其他重大战略有效衔接。
(四)推进科普思维创新:以“同等重要”为原则,形成“大科普观”。建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科普是什么,科普该干什么,科普怎么干的问题,重新定义科普概念,定位科普功能,补齐科普短板,在相同的要素基础和主体格局下,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大科普观”。
(五)推进科普机制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将科普工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构建国家科学普及工作治理新体系,建议国家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各地方加大政策措施推进力度,将科普工作发展目标值纳入相关发展规划,为大科普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推进科普内容的创新:从知识普及向素质提升转变。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科普内容的重点和素质能力提升目标应有差异化特征。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以科学知识教育、实验技能培训为主,侧重于对科学精神、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注重对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主要提高文明生活、科学生产、创新经营能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树立文明乡风,激发农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对产业工人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提升,聚焦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培养,全面提升科学决策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七)推进科普法律法规等制度创新:建议修改科普法。通过修改科普法等制度创新,推动科普工作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使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议加强科普法与教、科、文、卫、应急等领域“法法有效衔接”的制度体系,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强科普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衔接和配合,确保科普工作高效运行。建议各地方在根据地方条件的基础上颁行适应“大科普战略”的地方科普条例。
(八)推进互联网下科普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群众参与度、互动度。建议注重“用户思维”和需求导向,从科普受众泛化、内容同质化的科普服务模式,向受众细分、个性精准推送的科普服务模式转变,交互式科普服务成为现实,使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让科学普及变得高效、快捷、充满乐趣。建议在加强对科普产品内容的科学审核前提下,采用众筹众创模式,用户生产内容(UGC)和专业团队生产内容(PGC)相结合,生产创新性科普创作内容。
(九)推进科普资源动员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议积极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推动科普资源动员方式创新。建议开展集中攻坚式的扫除“新科盲”科普专项行动,实施科普进万企万村万家工程。围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新科技、新领域,开展“碳中和、碳达峰”专项科普行动;根据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开展“人工智能”专项科普行动、“新冠肺炎病毒”专项科普行动;根据当前气候变化下极端灾害频发,开展防灾减灾专项科普;对应不同人群,比如党政干部、青少年、企业负责人等,开展专项科普行动;针对薄弱地区和区域,比如中西部地区、乡村尤其是脱贫攻坚巩固成果地区,开展专项科普行动。
(十)推进科普平台的创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权威科普知识的需求。建议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完善科普品牌管理和授权认证,建设国家级科学辟谣平台,打造科普顶流IP,加强科研成果、科技信息向科普产品的转化,打造科普期刊知名品牌,引导科研企业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机制。
(十一)推进科普工作队伍的创新:建设一支宏大的优秀科普队伍。建议加强科普学科建设,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力度,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增设科学普及专业职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人员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动全国学会建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十二)推进科普基础设施的创新:加强科普基地和场所建设。建议不断挖掘大科学装置的科普教育功能,不断扩大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基地平台开放程度,实现丰富多样的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向科普基础设施资源转化。建立新型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推动实体科技馆和流动科技馆相结合,推动全国科技馆体系高质量发展。制定国家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命名一批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和国家特色科普基地。
(十三)推进科普宣传教育的创新:进一步发挥科普工作在弘扬科学精神、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中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发挥权威专家的科普作用,发挥专家的专业权威性优势,鼓舞公众坚定信心接受党的领导,激励公众勇敢直面公共问题。充分发挥院士等权威专家的举旗作用,发挥他们的带动、凝聚和辐射效应,带动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强化主流媒体科普责任,把科普列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高素质编辑记者队伍。开展科普工作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进一步讲好科普工作在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良好社会氛围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案例、数据和故事。
(十四)推进科普投入的创新:发挥科普工作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要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税收调节水平,大力倡导科普捐赠,引导、鼓励社会财富在三次分配中以捐赠等方式支持科普事业,构建多渠道科普投入机制。
(十五)推进科普工作成效监测评估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的科普监测评估体系。建议围绕国家科普相关政策的执行,重大科普项目、活动的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和成果科普的效果等,开展常态化、即时性监测评估服务,切实为我国的科普工作事业提供数据支撑、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
(十六)推进全球科普工作创新: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议树立全球科普观,适应绿色发展需要,发挥公众科学素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加大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共享力度,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服务科技外交,为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
深刻认识习总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建议实施“大科普战略”的研究报告(系列一)
深刻认识习总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建议实施“大科普战略”的研究报告(系列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