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趋势软件官网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素材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15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始终顺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积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始终顺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积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我国适时调整科技事业的目标科技创新的现状、结构与机制,形成了极具阶段性和时代性的科技创新战略演进过程。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举国之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到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向经济建设,再到新时期面向全球科技前沿,我国的科技创新战略经历了长期的体系建构与改革创新,始终与我国和世界科技状况并行发展,目前基本建成了聚焦中高端价值链、质量与创新主导、统筹配置、动员大众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
建国前后,中国科技发展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外部环境上慧眼趋势软件官网,我国与世界历次科技失之交臂,受到资本主义强国的封锁与孤立。在内部环境上,我国国防建设刚刚起步,国民经济处于“一穷二白”的局面,科技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内外形势和发展环境,党和政府迅速明确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事业的战略定位,指向“打基础、除空白”战略目标,举全国之力,统筹推进,通过组建新的科研机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战略部署,我国全面创新战略体系逐渐建立,推动我国全面创新体系从无到有,支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快速发展。
在战略方向上,我国以服务国家事业为目标慧眼趋势软件官网,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事业。1949年,我国发布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 “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慧眼趋势软件官网,服务于工业科技素材图片、农业和国防的建设”,从国家目标和指导思想上确定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事业的战略定位。1956年,我国发布 “十二年科技规划”,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国现代科技大发展的号角正式吹响,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事业的战略定位从战略规划上得到落实。通过组织编制“十年科学规划”(1963),我国实现了科学技术与国家事业的协同发展。
1956 年 5 月,钱学森(左三)等参加《 1956 — 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综合组会议
在战略部署上,我国围绕科技事业建立多个组织,组成了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1949年我国成立中国科学院,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建设开展科学研究,我国科研脱离现实、自由散漫的作风得以扭转,人才团队逐渐建立,支撑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战略实施机构开始建立。此后,我国成立相继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并于1958年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筹我国科技战略方针制定、科技战略有效落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有了统一的组织机构。我国初步形成涵盖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央产业部委所属科研院所、地方科研机构与国防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从战略决策到具体实施的科研体系。
在战略落实上,我国积极开拓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发展的政策保障。我国通过出台《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1961 )、《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63 年)等系列政策与法规,科技发展得到了有效规范与协调。除此之外,中国进行“三线建设”,在实施大型项目、编制规划、加强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改变了此前照搬照抄、片面学习苏联的局面。
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举国体制”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资源配给与研究科技创新的现状,明确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事业的定位,依靠全国大协作全面规划科学技术,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科技创新的现状、青蒿素等成果,迅速建起能够与国家事业高度结合的、完整而自主的全面创新体制,基本完成了科技事业体系化与规模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科技素材图片,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方针、总目标、总策略发生重大变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党在该时期的历史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目标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新战略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成为该时期的建设重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确定“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科技定位和方针,在这一战略指导下,科技服务经济发展作用日益明显,创新主体逐渐多元,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全面创新体系“从有到优”的转变。
在战略方向上,我国从重点发展国家急需的国防和重工业领域,向面向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转变。1978年,我国发布《全国科技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为起点,密切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制定一个先进的、高度的、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科学技术长远规划,动员和组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进军的战略方向。
在战略机制上,我国创新战略体系由举国体制下的国家全面统筹,向国家主导的市场机制转变。1985年,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科研领域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放活科研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全面创新战略体系的协同作用,1995年,我国发布《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建立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开发体系与科研院所为主的服务体系,我国全面创新战略体系首次拥有体系构想。进入21世纪,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提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战略部署上,我国从实施整体而宏观的科技计划,向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专项计划转变。推出“863”计划(1991年为“863计划”工作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攀登计划、“973”等专项计划,聚焦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攻关,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集中解决我国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满足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随后几年内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对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进行引导,“面向、依靠”方针得到了落实。
在战略实施上,我国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自下而上地推动创新战略体系的完善。1987年华为在深圳成立,华为积极引才,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自主建立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攻关,在 ICT领域、5G终端等方面技术全球领先,我国科技的影响力增强。随着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引入成果转化载体,以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为代表的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类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实现初次引入,我国国家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创新格局逐渐形成。
这一阶段我国改革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科学技术人员的活力得到激发,科技与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不仅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更以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方式进行了改革,实现了国家主导和市场化并重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的现状。这一阶段我国诞生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包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分辨率水稻基因组等基础设施等原创成果和技术得到建立,神舟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我国科研实力从跟踪和引进,逐渐转向部分领域的创新。我国完成了创新战略体系从举国计划性质向市场现代化性质的良好过渡,以市场改革促创新的理念和举措被广泛采纳,科技发展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经历了多年全面创新战略体系的改革与深化,我国科学探索在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经济发展和科研实力增强。然而随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总方针、总任务等再次深化调整,我国面临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等发展形势。基于此,我国创新战略,推动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全面创新战略体系,实现“从优到精”的转变。
在战略定位上,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党的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以往不同的是,科技创新不再只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动力,而是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科技即经济本身,未来我国的经济将是科技型经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真正得到体现。
在战略目标上,实施创新驱动“三步走”战略。2016年,我国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素材图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在战略部署上,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以下战略任务部署,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三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五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六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七是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在战略实施上,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立企业主导研发创新的体制。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提出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核心瓶颈和关键环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继修订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将科技成果转化上升到顶层设计层面,从修订法律、出台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成果转化工作拥有了指引和依据,旨在释放科研强大的内在动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手段,支撑创新驱动战略落地和实施。
这一阶段,我国科技政策将更加开放、精准,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科技战略体系即将形成。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现状,我国自上而下全面推广、继往开来、新举国体制下的全面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局面即将形成。并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就,我国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科技创新的现状、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技素材图片。我国科技逐渐从“跟跑”走向了“并跑”、“领跑”,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市场经济实际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建设道路。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演变过程,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始终相互推动,科技战略的落实方式由单项政策到配套政策不断转变,市场机制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战略体系的效能逐渐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科技与经济将进一步紧密结合,科技即经济本身。在新时代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将再次实现历史性超越,为全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