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科技新闻稿模板广州友邦科技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9
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进步,服务国家创新,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进步,服务国家创新,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新时代推进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以期刊建设者的视角,梳理总结了世界科技期刊发展历程和《现代电影技术》办刊实践,阐述了新时代电影科技期刊的质量内涵和关键特征,进而提出推动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思考,对于《现代电影技术》推进核心期刊建设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影科技类期刊,《现代电影技术》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在新时代承载着服务电影科技创新和电影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全球已经步入大科学和大文化时代,产业行业交叉融合持续深化,文化与科技加速深度融合,电影科技期刊需要统筹推进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系统性、工程性和时效性建设。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现代电影技术》将紧密契合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时代特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经济文化主战场,坚持守正创新和与时俱进,持续深化改革和优化环境,不断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服务电影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有力支撑电影产业的信息化建设、云化和智能化升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文在梳理回顾世界科技期刊和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科技期刊质量内涵,阐述了电影科技期刊的学术性、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工程性和时效性6大关键特征,提出新时代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实践与思考,以服务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影科技核心期刊建设。
科技期刊是传播交流科研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宣传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引领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模式,科技期刊逐步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化态势迈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力、社会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已成为我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2019年8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开启了我国科技期刊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进军的新征程。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我国科技期刊迎来战略发展机遇。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电影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电影是兼具工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体,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电影科技期刊应当积极服务“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传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成果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国家电影科研论文和电影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本文在梳理回顾世界科技期刊和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现代电影技术》为例,分析电影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探寻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电影科技期刊的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参考,旨在推动新时代高水平电影科技期刊建设。
17世纪末世界科技期刊不足10种。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是世界首个科技领域的学术期刊,牛顿、李斯特、麦克斯韦等十几位科学巨匠在该刊发表过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18世纪末世界科技期不足100种。1790年,德国《物理学杂志》(Journal der Physik)创刊,并最终更名为《物理学年鉴》(Annalen der Physik),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物理期刊之一。19世纪末世界科技期刊已达10000多种。1823年,世界首个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英国创刊。1869年,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创刊。1880年,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创办ELSEVIER。同年,美国杂志《科学》(Science)创刊。1897年,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创办《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1974年,美国《细胞》(Cell)创刊。截至2017年8月,全球162个国家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领域期刊(STM期刊)约为4.2万种。出版数量前20个国家期刊总和占全球出版总量的82%。科技期刊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数量和规模迅猛发展。
近年来,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与卫星、互联网、计算机、宇宙引力波等新兴技术加快融合,出版传播方式出现重大创新,新型出版平台不断涌现。《科学》(Science)、《细胞》(Cell)、《自然》(Nature)等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科技期刊,刊登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期刊逐步走向数字化、集团化、国际化。
从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诞生至今,中国学术期刊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1915年《科学》在上海创刊,标志着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正式拉开帷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期刊仅80余种,1965年约400种,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期刊品种规模才逐渐增多,到1988年迅速增至2900余种,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 4963 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 4404 种,占比88.74%,英文科技期刊 375 种,占比7.56%,中英文科技期刊 184 种,占比3.71%[1]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居世界第三位(图1)。
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国际重要期刊检索库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从152种增至257种,被收录期刊的刊均影响因子从1.13升至4.42,增长2.9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9%。《细胞研究》《电化学能源评论》《信息材料》3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0,进入全球百强,实现零的突破。学科布局稳步完善。迄今,我国已经形成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光学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集群。从学科分布看,基础科学类期刊有 1558 种(占比31.39%) ,技术科学类期刊有 2259 种(占比45.52%) ,医药卫生类期刊有1146 种(占比23.09%) 。评价体系优化升级。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评价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同行评议定性评价、文献计量学定量评价发展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数据评价,目前,我国已构建5大科技期刊评价主体(表1)。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陈景润破解哥德猜想,这些重大科学发现,最早都发表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上。2017年,《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刊登了耿美玉撰写的《新型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甘露寡糖二酸》,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重大突破。2019年,《China Communications》(《 中国通信(英文版)》)出版多个5G及6G专题,刊登了5G、6G研究的诸多创新理论和前沿技术。众多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展示,是中国科技期刊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忠实记载。
《现代电影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影局主管,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影科技期刊。《现代电影技术》1957年创刊时刊名为《电影技术》,1994年更名为《影视技术》,2005年更名为现刊名。2011年开通了“中国电影科技网”,2015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电影技术微刊”。65年来,《现代电影技术》依托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等优势学科办刊,秉持学术引领、技术导向、服务行业的办刊宗旨。进入新时代,《现代电影技术》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围绕国家电影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电影科技命题,聚焦电影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需求,以服务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支撑电影强国建设为目标和导向,统筹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工程性和时效性,探讨分析电影科技的基础理论、研发成果、应用实践和发展演进,注重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产学研相结合。
本文以 2006-2020年15年间CNKI收录的《现代电影技术》3290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题聚焦、发文地区分布、年度发文量、所属机构类型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
《现代电影技术》关注的研究主题前 5 位分别为:放映机(18%)、数字电影(18%)、数字影院(9%)、电影科研机构(8%)和数字放映机(5%)(图2)。由此可见,《现代电影技术》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放映机、数字电影和数字影院三大领域。该刊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守正创新,研究主题在研究内容和成果上不断创新,在发展转型中努力攀登电影科技期刊高峰。
从图3可以看出,2006-2020年《现代电影技术》发表论文数量前3位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和江苏。
《现代电影技术》期刊年均发表的文献总量保持在200篇左右,2006-2020年15年中发文量最多的是2009年,发文279篇;发文量最少的是2020年,发文174篇(图4)。
图5主要反映2006-2020年《现代电影技术》发文机构分布情况。其中,研究机构占37%广州友邦科技,企业和高等院校分别占31%和22%。
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地域、稿源、编审素养、读者范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清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是探讨科技期刊发展策略的必要手段。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及结果,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分别找出影响电影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以期能够为我国电影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如何推动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话题,既涉及对传统内涵的辩证传承,又涉及对全新内涵的有效融入。
在相关文献研究中,针对科技期刊质量内涵有不同的阐述。肖宏[2]认为科技期刊的质量,是多方融合的质量要素体系,主要体现在内容质量、编辑质量、出版传播质量和管理质量。田瑞强等[3]主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世界一流期刊”展开研究探讨,认为领军期刊要提升基于定量指标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及被引半衰期维度指标。任胜利等[4]认为从改革期刊运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改善研究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周红利等[5]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通过融合发展、重视办刊人才培养来推动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罗重谱等[6]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为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引领性、品牌化、平台化、融合性、复合型、国际化。
电影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最大特点是读者对象的行业化、小众化和专业化。电影科技期刊将充分发挥老刊优势,逐步调整优化期刊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高品质发展,形成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工程性、时效性的有机统一。
电影科技期刊将学术交流活动融入学术创造、学术传播、学术感知、学术保存、学术再生等过程之中(图6)。其学术性主要表现在学科(理论)特点、科学(知识)特点和规范(准确)特点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电影科技期刊以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宗旨,以专题策划为抓手,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科技新闻稿模板。期刊出版人员尤其要关注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广州友邦科技、云计算、网络安全等前沿和重要战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态势,以适应和引领电影科技学科发展,优化和强化我国电影科技期刊布局。《现代电影技术》持续打造“视听科技教研”“电影技术理论”等学术品牌栏目。另外,电影科技期刊注重结构性摘要和参考文献的严肃规范书写,结构式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顺序撰写,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 /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客观、合理、规范引用,凸显电影科技期刊行文的严肃规范。近期《现代电影技术》公开发表的《基于LED背景墙的电影虚拟化制作中的照明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智能化转换研究》等论文都是学术性较强的文章。
近年来,在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AI)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ICT)和智能科学技术的有力驱动下,电影产业由传统视听产业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7]。电影科技期刊始终坚持以技术赋能广州友邦科技,顺应技术演进,推动出版模式、技术创新和服务手段升级,特别要强化人工智能(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与电影行业的深度融合类论文。《现代电影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拍摄与制作”等栏目,是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布平台,刊发了一批技术新、应用广、参考价值高的稿件。自2015年设立“放映质量”品牌栏目以来,为电影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影院放映员提供了大量放映工艺优化与创新、放映设备应用与维护方面电影技术知识。以上技术内容为推动我国电影科技进步、企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我国电影科技进步和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现代电影技术》公开发表的《基于LED背景墙的电影虚拟化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图像识别的电影银幕穿孔测量方法研究》《从人眼视觉特性角度提升放映质量》等论文都是技术性较强的文章。
电影科技期刊坚持正确的方向、导向、价值取向,始终注重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有助于电影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等。《现代电影技术》对焦电影行业发展需求,发挥电影科技专业智库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专业、独特的服务,为电影行业提质升级提供方向引领与决策参考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同时,《现代电影技术》以“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编辑”为团队建设目标,从意识、业务技能、常态化学习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一支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现代电影技术》特设“奋斗足迹 辉煌成就”专栏,2021年连续三期刊登了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1949年-1979年)、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1980年-1999年)和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代电影技术》2022年从第4期特别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已邀请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影集团、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等领导和行业专家撰写《电影产业云化与智能化升级的时代思考》《继往开来 支撑引领电影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国电影标准化的回顾和建议》《“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助力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发展》《坚持科技创新 驱动电影数字节目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等论文,聚焦电影产业云化与智能化升级广州友邦科技、我国电影标准化发展历程、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系统、电影数字节目服务平台及应用管理系统等,提出战略性和前瞻性发展建议,为电影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支撑。以上重点稿件通过“电影技术微刊”微信公众号独家推送,并屡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页推荐。
电影科技期刊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科技新闻稿模板,不断提升期刊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融合发展。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体系”。“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电影科技期刊应当以此为契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特别要强化人工智能(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与拍摄、制作、发行、放映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类科技文章。邀约多元化、现代化、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电影技术体系文章,为电影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为“融合”。在融媒体时代,《现代电影技术》编辑部,刊、网、微采编一体化统筹实施,着力构建电影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学术活动中国科技信息网登录、新媒体传播、科技决策参考、战略决策咨询“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努力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国家电影科技多元化传播平台,优化新闻稿件生产流程,建设集约高效全媒体传播体系。
电影科技期刊兼具工程性,瞄准行业发展需求,通常高水平的工程性电影科技论文指理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文章。该类论文首先从逻辑思维和理论计算上分析清楚,其次通过仿真演算进一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然后通过试验验证理论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最后进一步展开应用方面的研究。《现代电影技术》近期刊发的《目标检测技术在互动视觉效果制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节目〈雪花〉为例》《LED虚拟化制作中基于深度图像的LED虚拟实时绿幕变形方法》等论文都是工程性较强的文章。
电影科技期刊已拥有纸媒、两微一网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类传媒形态,形成投稿、编辑出版、发行等一体化服务模式;电影科技期刊主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创新运维模式,保证了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即时性、便捷性与个性化。《现代电影技术》2020年4期刊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提出的挑战和对策建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该文章对国家及相关行业有关影院空气质量规范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梳理,对电影业内外有关室内空气净化、灭菌杀毒等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帮助公众科学认识新冠肺炎病毒、正确引导做出了贡献。电影科技期刊从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策划,不仅为其理解科学知识提供了渠道和便利,也体现出电影科技期刊的人文价值,让公众感受到电影科技期刊不仅有试验、数据和专业语言,更有温度和社会担当。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电影科技期刊发展将更加趋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更加注重电影科技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电影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体,应当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在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7]。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为电影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当然,打造高品质电影科技期刊,同构建中国特色电影科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密不可分,是包括学术期刊、评价机构、数据库、管理部门等在内的电影科技期刊工作者共同的事业。
加强选题策划,不断增强学术期刊引导力。抓住我国领先的学科和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领域。当前全球电影行业呈现积极、有效、持续发展态势,电影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影摄制水平、影片科技含量、影院视听品质、产业运营服务管理水平均显著提升,电影产业正加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国电影行业应牢牢把握“十四五”这一发展重要机遇期,及时准确跟踪当前国内外影响电影行业发展与应用的科技信息,梳理当前全球电影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影科技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跟踪研究图像引擎、8K、5G、AI、区块链等行业一线最新科技及其电影行业应用模式与技术策略,推动其在电影中的发展与应用。打造高品质电影科技学术期刊,需要电影科技期刊人面向未来、把握规律、主动谋划,在办刊目标上坚守初心,在办刊理念上守正创新,在选题策划上引领创新,在主题宣传上服务电影科技国家发展战略。
电影科技期刊具有将电影科技工作者、电影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及其评价融为一体的独特功能。因此,电影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回避盲目追求SCI所带来的优秀稿件外流的局面。中国特色、高质量的电影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由中国特色、文化和科技属性、学术评价三个核心概念组成,其内涵包括:①建立个性化评价机制;②建设高质量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亟需向更高的透明度和客观度更新和升级;③建设综合性电影科技学术数据服务平台,健全电影科技学术评价服务体系。
媒体融合要求电影科技期刊要从服务、数据、技术等各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将自我“尽力”与向其他渠道“借力”充分融合,从而在宣传上与电影产业融为一体(图7)。电影科技期刊通过学术内容和媒体渠道相融合,将学术内容多元化呈现,使之与不同媒体渠道相适配,从而达到线下线上平台联通,内容资源破圈推广的效果。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和持续,传统电影机构面临较大压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多年来的发展与积累,互联网电影和跨域远程协作加速发展,电影新业态与新模式加快应用,电影行业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融合持续深化。
电影科技期刊一贯重视编辑队伍建设,不仅注重编辑队伍的业务素养,更注重素养的提升,培养编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性。编辑团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信息判断的敏锐力和鉴别力上打牢根基。电影科技期刊建设高质量科技核心期刊,必须重视期刊质量工作,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刷质量和环保质量科技新闻稿模板。将“三审三校”制度落实到位,把好审核关。同时,还应强化内容监督检查,提升编校质量管理,从内容、编校、印刷等多方面提高出版物整体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出版质量管理,从而推动电影科技期刊全面发展。
《现代电影技术》作为国家电影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将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践行初心使命,持续推进高水平核心期刊建设。《现代电影技术》不仅统筹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工程性和时效性[8],强化创新资源整合,推进提质增效升级,而且不断探索实践和深化完善适合国情与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电影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道路,传播电影科技先进思想、引导学科发展方向、促进电影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电影科技进步,积极服务电影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水平自立自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编写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出版专题》内容简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2):1477-1480.
[2]肖宏.论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质量要素与高质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0):1153-1163.
[3]田瑞强,潘云涛.全面画像视角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09):1111-1119.
[4]任胜利,程维红,刘筱敏,等.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8,32(06):645-651.
[5]周红利,冷怀明.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 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J].编辑学报,2021,33(06):610-614.
[6]罗重谱,莫远明. 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J]. 出版广角,2021(6):53-56.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